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赵丽
[导读] 探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的疗效及护理效果。


赵丽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0例ICU收治的患者,均为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对照组(n=25)排痰方式为人工叩背排痰,观察组(n=25)排痰方式为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分析排痰效果、日排痰量、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日排痰量较对照组高,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较对照组低,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效果较好,可增加排痰量,改善血氧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痰鸣音消失,促进血象恢复。
关键词: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护理效果

   ICU所收治的患者疾病类型较多,例如肺部感染、肺不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肺炎等,对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气道管理,气道管理中最常规、最基本的则为排痰。呼吸道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会导致痰液堵塞,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及时进行排痰,临床排痰的方式较多,雾化吸入、负压吸痰、翻身拍背排痰及深呼吸均为有效的排痰方式,对于长期卧床且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来说,排痰相对困难,极易导致呼吸道堵塞,需要采用机械排痰的方式保证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探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呼吸科收治的患者5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25例患者,15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最小56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7.52±3.53)岁;病程范围1~6个月,平均病程(3.53±0.47)个月。对照组25例患者,14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最小57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8.55±3.54)岁;病程范围2~7个月,平均病程(4.53±0.47)个月。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纳入标准:(1)均存在不同程度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及气短症状;(2)均存在意识障碍;(3)均耐受振动排痰机排痰。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障碍者;(2)严重肺部疾病者;(3)恶性肿瘤。
1.2方法
1.2.1对照组排痰方式为人工叩背排痰
   协助患者取坐位患者侧卧位,护理人员位于患者身后,将五指合拢,手呈现为半握拳状态,腕关节用力,用大小鱼际肌与指腹配合一定节奏在患者背部进行叩击,从上至下,从外至内,同时进行负压吸痰,掌握好叩击频率与力量,保证痰液顺利排出,叩击与患者耐受为宜,每侧肺部叩击10min,2次/d。
1.2.2观察组排痰方式为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
   协助患者取坐位,采用GE  G5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工作,将排痰机叩击头放置于患者肺部下叶,按照从外至内、从下至上的方向进行排痰,直至覆盖患者全肺,对于感染部位要延长操作时间,同时提高叩击频率。排痰需要在餐前1~2h或者餐后2h进行,每侧肺部叩击10min,2次/d。
1.2.3护理方式
   排痰前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指导其有效咳嗽与深呼吸,加强对患者的宣教与指导。为保证供氧安全,采用一次性无菌氧气湿化瓶给氧,保证氧流量在2~4L/min,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与湿度,良好的通风,保证空气新鲜。雾化吸入氧气时采用蒸馏水或者生理盐水,指导患者有效呼吸与咳嗽,最大程度上清除气道内的痰液,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2]。
1.3观察指标
   分析排痰效果、日排痰量、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排痰效果分为显效:患者咳痰等症状消失,检测结果显示正常;有效:咳痰等症状明显好转,检测结果显示病情好转;无效:咳痰等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检测结果显示病情恶化[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2.1排痰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3.讨论
   呼吸道堵塞是ICU患者常见症状,通过振动排痰与叩击排痰可促使痰液松动,促进痰液排出。人工叩背排痰是临床常用的排痰方式之一,该种排痰方式主要通过咳嗽的动作与气流的振动促使细支气管或者肺泡内的痰液脱落,流入至气管内,通过负压吸痰将痰液吸出,但人工叩背排痰存在一定限制,力量轻重程度不一,力量较轻达不到排痰的效果,力量较重患者难以接受[4]。
   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属于机械排痰方式,可同时完成振动与叩拍两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将浅层痰液与深部的痰液排出,所提供的力主要有垂直力及与身体平行的水平力,垂直力可促使支气管黏膜表面痰液松动,水平力可帮助液化的黏液按方向排出体外,力量相对均匀且节律恒定,振动频率可广泛调节,在中小支气管内有广泛作用,可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咳嗽功能与黏液纤毛运动,在促进排痰的同时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另外,振动排痰机可减轻工作量与劳动强度,减少体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操作较为简便,尤其适用于体位改变受限、年老体弱及无力咳嗽等排痰困难的患者,对呼吸及治疗及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也具有较好的排痰效果[5]。
   综上所述,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效果较好,可增加排痰量,改善血氧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痰鸣音消失,促进血象恢复。

参考文献
[1]卢春霞,高洁.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6):55-56-59.
[2]付志红.振动排痰机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1):140-142.
[3]刘波.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02):284-286.
[4]曾昭墩,韦明君,李风.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03):26-27.
[5]丁海娟.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3):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