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陈小娟 刘闪闪 吴雅琪 王乐
[导读] 探讨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陈小娟  刘闪闪  吴雅琪  王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新疆833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MACE、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MACE、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65%、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60%、9.30%;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MACE;满意率
  心肌梗塞是常见的心脏疾病,诱发因素是冠状动脉发生急性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局部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如胸骨疼、血压降低以及胸闷气喘,患者休息后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依然未能缓解,同时伴有心力衰竭的问题,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及时有效的救治尽管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是若护理不当,容易引发一些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来规避治疗过程中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1]。本文就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59.87±5.93)岁;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59.75±5.83)岁,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合理用药、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等。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内容:①循证支持:寻找循证支持,查询护理资料、讨论问题、总结思考,找出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做好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②评估和制定计划:评估患者的病情,总结护理问题和需求,根据循证支持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③实施:根据计划内容进行护理实施,包括:1)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度,在护理过程中,和患者交流,及时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2)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发现反应迟钝、面色苍白、血压异常等情况及时给予吸氧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3)做好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脂、低热量食物,排便时切勿用力,避免加重心衰。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MACE、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对比两组满意率。
1.4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问卷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操作、循证护理等内容,每项内容0-25分,满分100分,不满意低于60分;基本满意:60-69分;满意:70-84分;很满意≥85分,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2]。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MACE、再发心肌梗死对比
  经护理,观察组MACE、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传统护理具有常规性和被动型,护理人员无法兼顾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满足不了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护理效果不佳[3]。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护理观念,随着近些年大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以及医疗护理服务的提升,使护理学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理不再是配合医生治疗的操作,而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用批判性思维寻求最佳护理方法,全面的进行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4]。随着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护理研究的论文增多,计算机文献检索可极大的促成了循证护理的发展[5]。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通过对病情的评估调查、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方案等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规避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ACE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循证中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也可得到患者的认可。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向凤.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1):249-250.
[2]王健.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61-163.
[3]杨淑雅.对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82-85.
[4]于俊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39-41.
[5]武斐,徐莉.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SAS评分及心力衰竭因子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2):161-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