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管理区信息化建设研究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期   作者:李静 丁熠 韩晓波
[导读] 东胜公司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摘要:东胜公司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采油厂的信息基础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信息管理、信息应用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信息化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笔者对采油厂的信息基础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信息管理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在对调查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查找东胜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化东胜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保障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东胜公司信息化建设体系,提升全厂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 采油管理区;信息化建设;研究;探索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整个胜利油田打造数字油田的大背景下,作为胜利油田下属采油厂,东胜公司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围绕全厂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动态,本厂在着力于提高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管理等核心业务水平的同时,通过信息化办公网络平台的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延伸”——从支持综合应用、辅助领导决策向规范基层队管理的延伸,从服务全厂科研、生产、管理向提高职工工作效率的延伸。多种业务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日常业务在线处理,大大提高了日常工作的效率。多年来,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智能油田建设的启动,信息技术必将在推动采油厂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东胜公司作为胜利油田的下属二级单位,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面临着如何将集团公司、油田分公司的信息化理念与采油厂勘探开发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何提高科技信息化应用水平,如何将信息化建设成果更好的应用于生产、服务生产等问题。文章通过对东胜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详细解剖,提出了采油厂下步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有些建议已经在工作中实施,有效的实现了信息化平台和勘探开发工作平台的有机融合,推动了厂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使信息化建设更有效的服务于生产实际。这些建议将对胜利油田其余下属生产科研单位深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2 当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胜利油田信息化建设伴随着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的发展不断推进,经历了数据集成、应用集成阶段,目前正处于企业集成阶段,信息化逐步在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变革、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智能油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胜利油田根据现阶段发展实际,大力推行数字油田建设,将信息技术和勘探开发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基本实现了油田勘探开发的实时监控、实时分析、实时优化和经营模式变革。 在数字化油田建设成熟的基础上,油田将探索建设更高级阶段的“智能化油田”,智能化油田建设是数字油田建设的高级阶段,是在油田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覆盖油田各业务的知识库和分析、决策模型,为油田生产和管理提供智能化手段,实现数据知识共享化、科研工作协同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应用一体化、生产指挥可视化、分析决策科学化。通过及时掌握生产状况,提早进行高效井下作业,全油田优化,降低作业成本以及远程监控与报警等手段,提高油田油气采收率。 油田的智能化建设,就是要打破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不仅要建成一体化的信息应用、共享系统,还要使这个系统具有自主分析的功能,实现依靠科学技术、依靠计算机来研究油田。
        3 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采油厂各单位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应用水平差距较大,层面相对单一,制约整体发展。从实际应用情况看,采油厂不同单位、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应用差距,开发地质、采油工程、生产管理等方面信息应用建设周期长,信息化水平较高,数据积累丰富,能够达到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基本要求,经营管理、后勤保障、党群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还处于基础阶段。


        二是基层管理仍是信息应用的薄弱环节,也是负担最重的环节,所有信息应用的信息基本都由基层提供,基层自身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信息应用回报。应用系统功能单一,“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乏信息共享。应用系统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各部门或单位独立建设,存在大量“信息孤岛”。
        三是应用系统越来越多与信息集成度不高的问题。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内外部环境对现有工作要求提高,部分应用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工作流程的需要,登陆界面五花八门,给地质开发人员带来许多不便,需要实现信息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用户的统一认证,通过信息门户将各个系统进行整合与提升,按类别、岗位、工作内容等进行功能的组织。
        4 东胜公司信息化建设成果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桌面终端、网络设备、机房环境等计算机资源。近年来,通过采油厂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采油厂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信息化管理体系得到完善,系统维护支持能力明显提升。根据采油厂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工作需要,采油厂专门配备运行维护人员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在采油矿、集输大队等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岗位设置A/B岗,实行双人临岗。同时建立采油厂信息基础设施运行巡检和值班制度,运行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隐患,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对于影响关键应用和业务系统运行的重大故障,采油厂信息中心成立紧急事故应急预案,保障关键应用和业务系统的时时运行畅通。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厂的高速、安全的网络系统。在网络和信息基础建设方面,采油厂始终坚持“源头数据采集到哪,网络建设到哪,应用跟进到哪”的方针。采油厂的网络基础设施随油田勘探、开发业务不断延伸,实现了油田不同地域的全面覆盖,向采油矿、队、班组的延伸覆盖,经过多年建设,已建成覆盖采油厂所有三级单位的骨干光纤网络,桩一区、桩二区、集输大队、作业大队、运输、准备等主要三级单位实现千兆接入,其他三级单位实现百兆接入,采油队、作业队、联合站、轻烃站等基层队以及部分接转站(库)实现了光纤上网,并为部分站(库)布设无线网,目前网络已覆盖主要数据采集源点。采油厂上网微机现有1000余台、网络设备120台(套)。保障了油田源头数据采集、ERP等各项生产、经营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初步建立了数字化油田基础框架。信息门户建立了油田统一的信息发布和共享渠道,实现了信息资源有效和安全流转。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建立了采油厂网络舆情监测机制,便于相关部门及时掌控和了解舆情导向,便于领导决策参考,对油田的维稳工作以及规范网络舆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加强网络运行维护管理,采油厂对全厂网络IP地址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编制采油厂IP地址分配方案,预留指定地址作为主干网络设备和油田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用户接入油田网络,必须填写申请表,签订安全承诺书,对接入网络的用户,采取有效的网络监控和统一管理。为了保障信息化顺利开展,建立起采油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规章制度十七项,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通过部署远程桌面管理系统,上网机器网上注册,实时检测上网动态,建设网络资源数据库,加强网络资源管理、信息保密和授权共享,建设采油厂防病毒系统,加大对信息资源的掌控能力,通过优化服务器、网络资源配置,提升系统运行效率质量,为采油厂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生动地指导职工进行规范化操作。
        5 结论
        东胜公司根据现阶段发展实际,大力推行数字油田建设,将信息技术和勘探开发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了油田勘探开发的实时监控、实时分析、实时优化和经营模式变革。采油厂的信息化建设正有序推进。本文针对东胜公司近年来信息化建设进行调研、走访,对如何完善东胜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对进一步改善东胜公司的信息基础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和信息应用建设,以及提高采油厂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李静,女,2006年11月参加工作,目前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