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期   作者:王进
[导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企业电网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企业电网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电网企业工作效率,电网在管理模式上推进运维一体化建设,整合人力资源,提升运维质量。但在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中,运维一体化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重要性;原则;应用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也日新月异。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和不断革新的电网技术,传统的电力运维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电力事业管理的要求。因此精简电网企业生产核心,建设扁平化的设备运维体系是当前国内电力企业运维管理的主要改革方向。
        2.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重要性
        集成的运营和维护模型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变压器运行和维护本身的集成是构建“大修”系统的重点和难点。其次,中国变电站系统的综合管理过程在电网总体运行方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此前提下,促进变压器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化,达到提高变压器运维效率,维护安全生产的目的。集成运行和维护模式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和电网运行条件的能力,这为变电站管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对成熟的模板。基于此模板,我们将探索与中国电网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变电站运行和维护模式。
        3.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预期效益
        一般而言,电力公司可以通过实施电力转换,运营和维护的一体化管理来合理地优化此过程的生产流程,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和最终设备的效率,可以从获得健康水平的可能性和获得相关生产指标。其次,在分析模型的预期收益的过程中,发现该模式的应用降低了系统的各种成本,并且设备和其他指标的可靠性也在不断优化。同时,集成的运维模型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同时顺利的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效益和安全效益,因此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原则
        一般而言,整合的运维流程要求管理人员遵循资源分配优化的原则,以执行日常管理任务,这需要解放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源,有必要达到优化分配的效果。其次,在分析模型的实现原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电力转换和维护的综合运行需求,进行专门的综合运维技能培训。在此过程中,对过渡的维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协调,以更有效地实施一岗多能、一专多能复合型“运检双能”人才培养流程。最终能够更好地满足电网精益生产的实际需要。
        5.变电站运维一体实施方案讨论
        5.1人员精益化配置
        变电站内的日常巡维工作、工作票办理及安全措施布置等工作多集中在白天开展,在新的调度操作管理模式中,设备倒闸操作也向白天的工作时间段集中,夜晚及节假日站内值班人员主要承担设备事故异常应急处理工作,站内工作与人员时间配置不协调。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可相应地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将人员配置向业务密集的时段进行倾斜。一体化运维可从运行班组原来的三个值中各抽调1人组成运维班,按行政班时间上班,原值班班组仍按“上一休二”的方式进行倒班,并定期开展班组人员轮换。一方面将白天站内值班人数由3人增加到5人,大幅提升工作密集时段的事务处理能力,满足业务需求,另一方面在夜班及节假日保证站内有两名值班人员,确保事故异常的及时发现与处理。


        5.2设备精细化运维
        当前的运维模式下,站内设备的主体责任不明确,站内设备共同维护,存在按照设备巡维周期机械化运维、不注重设备数据分析、设备缺陷隐患跟踪不及时等问题。一体化运维模式可由运维班组承担设备主体责任,将设备管理分配到人,实现设备精细化运维。运维班组内各设备责任人负责设备状态的精细评估、设备巡维计划制定、设备巡维数据分析及缺陷隐患的管控、整改与验收,形成运维班组主导的设备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6.一体化模式应用分析
        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总体上应按照“试点先行、形成机制、有序推广”的原则进行实施,依据“三步走”的战略,以开展运维一体化试点为实践开端,逐步形成成熟的运维一体化体系,从而实现基于试点经验的大范围的推广。
        6.1开展运维一体化试点
        运维一体的试点单位和站点应该具有代表性,应针对网内集控变电站、换流站等多种类型的站点分别组织试点。试点开始前要做好思想、组织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从工作成效、人才培养等方面人手,引导运行人员积极投人运维工作。试点过程中,注重试点方案的动态调整、持续改进。在试点发现问题时,及时开展专题分析会,讨论、优化推进方案,依据现场实际,灵活调整实施重点,保证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2形成运维一体化体系
        运维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主要在试点工作的“发现问题一调整方案一持续改进”过程中逐步形成。新的运维体系主要完善几个方面:完善运维一体化模式下各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责和业务要求,明确各类站、班、值的岗位设置;完善运行、维护和检修专业的工作界面,优化变电站运行值、巡维班和变电所检修班的业务划分,完善各类班组的业务清单;明确各类消缺、维护和检修的业务流程,界定各类班组在计划检修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完善换流站巡维班、变电站运维班(值)工作人员的上岗资质要求和技能认证方式,探索切实有效的技术技能培训方法;优化“核准能力、授权工作”的评价方式,明确核准和授权工作的实施主体和具体开展形式;完善运维一体化的激励机制,完善技术技能专家的评选和考核,探索对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岗位晋升、待遇等方面的激励机制。
        6.3开展运维一体化推广
        运维一体化在网内各类型的变电站中均开展的需求,在形成一套成熟的运维一体体系之后,能够对当前的变电站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提升。在推广的过程中,各地市局应根据自身的运维实际进行细节的调整和框架的补充,进行更深人的运维提升。同时,将运维一体化与设备主人制等管理方式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设备运维水平。
        7.结束语
        总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大运行、大检修”体系来应对强大的电力系统运维压力,全面推荐变电运维一体化,确保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确保电力输送的高效、可靠。
        参考文献
        [1]石桂霞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9,(22);127
        [2]马德英,变电站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9(12);307
        [3]王建树,周玲,探讨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与运维一体化[J]科技风2018.(2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