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初探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期   作者:黄 明
[导读] 城市的给排水管网对于城市用水供应和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城市的给排水管网对于城市用水供应和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市范围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各类管网系统的实际应用率往往不够理想,给排水管网的工作效率也难以保证。为此,有必要针对排水管网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与管理。从市政工程业内工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排水管网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根本上提升排水管网系统的利用率。对给排水系统优化、既有管网、新建管网的配套优化及功能整合着手分析,以此全面保证给排水管网系统的综合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市政供水;给排水管网;配置管理
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水。面对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城市给排水面临着新的挑战。给排水管网系统是城市给排水的重要载体,管网配置是否科学合理、管道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对保证人们的用水供给、提高供水质量、维持城市的安全稳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从实际出发,分析给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优化管网配置,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给排水管网现状分析
1.1管网布局不合理,缺乏统筹观念
        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给排水管网更加密集,新旧管网交错,在连接的过程中,因新旧管网在时间、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差异,引发各种问题。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对给排水管网布局缺乏应有的重视,把侧重点放在公路与绿化等地面工程上,忽视了给排水管网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因城市的地域环境、气候和整体布局的不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也有明显区别,管网配置同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及城市的其他配套设施不协调,缺乏统筹观念,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1.2给排水系统老化,排水能力不足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建设也随着不断发展。给排水管网的覆盖面加大,管网的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着年久失修、管网老化的问题,管道渗漏、破损,因管道维修而停水,分管网系统的管网的实际压力超标,影响给排水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管网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爆管事件,危及用水安全。管网构造简单,随着管道的老化,管道堵塞时有发生,排水能力下降,给排水管网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1.3给排水管网的应对能力较弱
        市政给排水管网不仅担负着居民用水和污水排放的功能,还要面对因压力等问题而出现的突发爆管的现象、有毒有害物质的泄露等水污染问题,到了雨季,还有承担泄洪的职责。这给市政给排水管网设置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目前,给排水管网应对这些突发状况的能力还很有限。
1.4维护管理不到位
        给排水管网深埋地下,全部更换存在很大困难,新安装的管线也只是在原有管线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道、延长等。原有的管线逐渐老化,会存在各种隐患,却得不到及时更换和检修,加之原有的管材无论从材质还是工艺都无法与现阶段的管材相比,因维护管理不到位,渗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严重的还会破坏城市的道路,影响城市交通安全。
2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与管理的对策
2.1系统布局的优化
        现阶段,社会快速发展、国民经济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给排水管网的建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使得市政给排水管网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流程性程度大大提高。在实施给排水管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现实要求开展工作,决不能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整体布局带来负面影响,而是应该本着服务市政规划与建设的设计理念,不断实现系统布局的优化。

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规划布局与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水资源供给以及污水的排放,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城市生产活动的开展都产生直接性影响。基于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本着以下基本原则,实现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布局的优化:应该集中考虑城市发展未来的用水以及排水空间需要,将排水管道以及用水管道的布设范围进一步拓展,切实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的安全稳定供应,以及污水排放时效性的提升,避免城市环境以及交通等方面受到消极影响。
2.2管网的优化
        在针对市政给排水管网实施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思考城市水利参数以及管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然后结合水利参数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管径。在管线确定之后,应该对管网的流量实施科学的分配,使得给水性能以及排水性能得到同步提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方法实现管径的最优化设计。与此同时,结合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情况,实现对供水区域的有效分配,竭尽全力的降低市政给排水管网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同时要利用信息采集系统等科学的方式实现对不同区域的实际用水信息进行精准的计算与预测,进而对区域供水压力实施有效的调节。现阶段,很多城市在建设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过程中,都会利用非线性的规划方法、动态化的规划方法等科学方式实现对用水量、排水量等参数的计算与评估。基于此,在实施管网优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实现的就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市当中各区域的用水量、排水量进行勘察与预测,将用水以及排水分为不同类型,如可以将用水分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在生产用水当中又可以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服务业用水等,进而确保用水量勘测的精准程度,为管网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2.3管线的设计
        第一,在实施管线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管径、基础、预埋件等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同时要制作出详尽的设计图纸。在竖向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外部压力的实际情况,尽量避免管道因为受到超标压力负荷而出现爆裂等现象。
        第二,在给排水管道定线时,应分类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地形条件、城市规划等各方因素,如污水管道的定线应考虑地形、排水体制、污水处理情况、污水利用情况、城市道路规划、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而其中地形对管道定线的影响最大。供水管道定线则着重考虑用水区域分布、地下管线情况等情况。城市管网设计定线不仅要对单一管线进行优化,更应对供水、排水、供暖等各种管线统一进行定线优化,遵循压力流避让重力流、小管道避让大管道等基本原则,统一规划,在定线阶段前置统筹解决给排水各类管道建设的并行、交叉等问题。
2.4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运用率
        城市居民是给排水的主要服务对象,对环保节水起关键性作用,因此,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使更多的居民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一水多用。并通过节水收费管理,约束居民的用水量。鼓励和引导居民使用节水型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对用水安全和节水具有积极作用。水压对用水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水压过高会导致水资源的运用率下降,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甚至出现管道受损、渗漏水等问题。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装节水设备,选择和实际管道相符的减压方式,恰当控制水压,提高节水效果。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温度变化等,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管材和配件,并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的运用,减少和避免由于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各种管道安全隐患,降低能耗,提高水资源的运用效率。
3结语
        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在这期间,对相应管网的运行状态监管和后续完善措施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保证管网运行安全、平稳的基础上,结合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对给排水管线布局进行优化,妥善处理既有管网和新建管网的配套工作,并根据实际需求提升给排水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宋颜彬,林琳,刘爽.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110-111.
[2]黄军.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8):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