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于传统的变电运行,变电运维一体化具有明显的改进。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变电运维的效率,促进了电力持续深化发展。本文将对变电运维检修的问题、一体化的难点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难点;发展
1.前言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我国电网传统的管理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两个独立的模块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变电运维一体化是发展的方向。
2.传统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模式
2.1工作效率和效益相对低下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为了执行停电维护工作,设备操作单元和维护单元必须赶到相同的工作地点并执行每个停电工作和维护检修工作。对于车辆而言,这是重复和浪费资源。另外,在日常工作中,由操作人员控制的车站检查工作完成后,将缺陷反馈给维修团队,维修团队可以先计划好缺陷再进行处理,从而延迟了缺陷处理时间。
2.2人力资源没有能够有效利用
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变电站运行和变电站维护这两个专业的工作理念和任务是不同的,它们的职责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工作期间支持相同的电源设备。工作中有许多交叉之处,人力资源的使用并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3不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在传统模式下,操作和维护人员仅对其任务负责。由于人员仅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参与电网工作,因此他们对设备和管理的知识不完整且不充分,并且已经过培训并适应了此项员工的技能。工作能力有很大的限制。使用传统的分工,运营和维护人员只能利用此类工作所涵盖的专业知识,这不会导致全面的业务质量提高和全面的人才培养。
3.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
从国际角度来看,新加坡,英国和其他国际先进的电网公司通常已经建立了用于操作和维护平面设备的系统。在电网运行中,我们实施了集中的远程监控,综合的设备运维工作和社会化的特种设备维护工作,达到精简电网公司高效生产核心的目的。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在“三集五大”改革方案中建立“大运行大检修修”制度。所谓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的综合概念,是基于设备检查和现场切换操作以及维护和大修维护人员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它是指传统生产组织方法的改变。在此阶段,逐步实施了集成的运营和维护管理模型。换句话说,将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操作重新整合,并且将操作和维护逐步整合为一个操作维护人员。变电站运行与维护集成是指在指定范围内的变电站设备运行与维护的特定集成,包括设备检查,监视,维护以及现场运行的集成与优化。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人员的有效分配和资源的最大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整个变电站的运维工作效率。
4.运维一体化工作难点
4.1促进变电站运营和维护集成的过程需要运营和维护以及多个管理部门的参与。不同类型人员的职责范围以及团队和小组的人员配备将发生重大变化。工作类型和负责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否则,很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请确保对整个管理部门进行规划,以避免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以及人员配备需求以及不合规之类的因素会对电网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4.2在变电站运维业务整合和人员重组过程中,培训运维工程师到运维人员,对运维人员进行维护技能培训,转变为运维模式,快速掌握集成的操作和维护技能很重要。
4.3运维一体化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责任。需要积极主动的指导,薪资改革,薪资增长,多种业务技能的整合,使职工获得更多的工作收入,投入更多的工作热情。
4.4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并达到精益运营和维护标准。电力作为一体化运维可以优化变电站运维的生产运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网密集型工作,实现生产运营一体化。发挥转换专家的工作效率,实施闭环管理。目的是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提高变电站的精益管理水平。
5.变电运维一体化发展趋势
5.1继电保护校验技术
首先,在光纤中完成信息的输送。一般光纤通信技术用于变电运维一次设备中,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就地转化,从而为数字化传输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保护装置的数据接收主要通过网络来进行,通过网络信息接收继电保护功能也可以完美实现。其次,在数字保护下测试方法得以使用。规范制度的严格执行是继电保护的前提,其中的关键技术设备是保护测试仪,这个环节通常是使用单对单或单对多的模式,采用两条光线网线,然后通过保护测试仪器的连接来完成相应的测试工作。
5.2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今后应当完善智能变电运维技术,重点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设备运行过程中,应该在采用微型机器和电子技术的前提条件下,把电波图和电压关合闸进行有效结合,在确定时间的条件下确保电网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其次,采用微机技术,实时检测设备的工况,且及时准确地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应当重点把握这一运行要点。再次,合理运用自我监测功能,全面监控变电运维系统,尤其是应当监控好断路器,监测到不正常现象以后应当尽快预警,及时告诉操作者,便于工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在引入断路器系统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智能控制器来检测其中的二次设备运行情况,以充分确保运维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最后,针对电子互感器,应按照其具体型号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及时处理好故障。
5.3加入二次系统
智能化变电运维二次系统具有很多优点,时间有序、操作稳定、控制效率相对较高等。如果在其中配备二次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与材料的效率,实现更加可靠低控制功能,能够明显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
5.4主动引导智能设备的研制
当前,智能化变电运维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技术:SF6气体母线采用绝缘线体、10kV小车式常规开关柜技术等,在智能化变电运维终端实现将单元合并一体化和科学化。把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相互融合,集中运用于变电运维技术内,使系统的管理和运行作为侧重点,这就是主动引导智能设备的研制,而不是传统的被动选择。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今后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这是一大趋势。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既可以优化变电站运维工作,还会从技术的层面为自动化技术、信息网络提供坚实的保障。尽管该技术在实际运用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技术性问题,但其带来的益处是不容忽视的,以后应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养,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妥善处置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不断提高电网的运维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正钦,杜振波,王文瑞.基于分层分布的变电站带电运维智能化技术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余少龙.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