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在初中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大多数学校缺乏相应的创新形式和活动方式,基本都以上课、开会和开展活动为主,未能发挥良好的道德教育作用。初中学校的道德教育要注意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发展,运用新形式的道德教育和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活动;多样性
道德教育是一种以思想、道德和心理学为主导,以智慧、体育和美学教育相互渗透发生效用的教育。道德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非常大的影响,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深入,人们对初中生的道德教育越来越重视。目前,在初中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大多数学校缺乏相应的创新形式和活动方式,基本都以上课、开会和开展活动为主,未能发挥良好的道德教育作用。初中学校的道德教育要注意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发展,运用新形式的道德教育和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就此本文讨论了如何实现初中道德教育活动的多样性,现阐述如下:
一、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1、教师素质偏低
教师的素质偏低,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低没有直接关系,但教师素质低与新时期的发展不相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 德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一些德育老师年龄大,跟不上与时俱进的步伐,导致了知识结构与现实情况的差异。同时课堂内容也只限于书本知识,使得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无法为学生提供健康正确的道德信息。另外一些老师对道德教育认识不足,不能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久而久之致使道德教育活动起不到作用。
2、智德教育失调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而德忽视了道德教育教学。为了提高升学率,单向的向学生传播知识理论,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课堂内容老套,与现实生活脱节,使学生失去了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阶段是开展自我思考的重要阶段,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参与道德教育活动,这样的教学状态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道德教育活动实效性低
初中的道德活动只是趋于形式,失去了有效价值。学校在开展各项活动时, 学生都是迫于参加,如:共青团活动,只是极少数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另外,在初中阶段都有自己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都是以老师和领导为主导,学生没有从根本上参与活动,有时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班级组织的活动。道德教育的开展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满足学生对道德教育内容的需要,而学校怕影响学生的升学率,把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德教育活动搁置一旁,形成互立,导致道德教育活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初中德育教学实施的途径
1、思想道德课程
初中道德教育课程是直接贯彻思想道德进程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为了打好学生的未来发展基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道德教程。许多教师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讲故事,给学生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其从中受益。讲故事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沉浸在故事的情感中,但讲故事只是实现思想道德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道德素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它适应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从教学实践出发,除了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和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感受课堂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2、开展集体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所以学校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在学生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学和集体学习能力,例如在学生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关系。因为很多学生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所以很少能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容纳别人。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选择正确的方法予以纠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德育观。
3、完善道德教育活动综合体系
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道德教育的基本课程,但学生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来获取道德教育的内容,所以我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延伸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德育的更大功能。因此,要改革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扩展性。如:在语文课堂上,提出个人所写作文出发点、认识、意义,掌握学生的思想并从中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升华,使学生在思考中体验德育的真实性,强化道德行为的规范。
4、德育课与学生兴趣紧密联系起来
往往,德育课都以说教为主,老师利用有限的较少课时拼命赶进度,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兴趣。如果德育课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他们喜欢的人物、事件讲解,自然学生的兴趣就会增加,同时也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
5、德育课堂不拘泥于课室讲解
德育课往往采取用在课室里用课本讲解道理的授课途径,这种途径总结性好但未必生动。如一些特定德育活动可以采取真人真事讲解,如警察讲解办案中的一些事例,以此提炼学生德育中的注意事项和原则;又如禁毒专题,可以带学生去相应的禁毒教育基地,这样就会十分生动且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德育就是对思想、政治、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整个民族的兴衰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校要加强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应该适时地进行改善,以便顺应当代多元化及时代性的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兴文.德育教育必居教育之首[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10)
[2]许忠华,许忠辉.浅谈德育教育的实际应用[J].吉林教育,2009(26)
[3]孙平安.以新载体构建初中德育活动多样性[J]. 华夏教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