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断的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是美术教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强化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手段,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的在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积极的摸索和钻研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路径和有效对策,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助力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让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真正的成为学生培养学科素养的乐园和沃土。本文将就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索
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做好长期性的准备,并积极的提高自身重视程度,摆正教学观念,还要对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模块进行细化梳理和总结,以不断的查找和解决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继而实现美术课堂的高效教学实施,助力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重视备课工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要想开展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小学美术教师积极的重视起备课工作,并在具体的备课实践中强对学情和教材的把握,合理的定位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并积极的优化教学设计,真正的为后续的高效教学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恐龙世界》小节内容时,一方面,美术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合理的定位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学目标要认真的分析学情和教材,对于学情,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师生谈话、摸底考试和教学评价等多样化的形式,对班级每个小学生的绘画基础、美术创作能力和最近学习状态进行把握,对于教材,需要美术教师从细节入手,积极的对该节课的知识模块组成、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有效关联进行把握,同时强化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定位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教学指引方向。另一方面,要积极的优化教学设计,对于教学设计要做到结构合理、衔接顺畅,如可以按照以下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导入→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教师讲解→自由练习等模式开展教学,同时要明确每个教学模块的具体任务,为后续的高效教学实施助力。
二、丰富教法运用,积极重视能力培养
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从以往的教学方法运用情况来看,往往采用单一化和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并且注重知识讲解,而忽视对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还需要小学美术教师积极的丰富课堂的教学方法使用,并全面的重视起对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以较好的实现美术课程目标,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社区》小节内容时,一方面,教师要构建开放课堂,如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相应的社区,来观察社区的环境、建筑以及社区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观察中体味社区之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开放式的讨论学习,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思路和视野,继而助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积极的提升教学的形象性和具体性。如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该节课的知识框架,并使用PPT课件形象具体的进行知识讲解和阐述,还可以为学生构建线上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三、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基本教学规律
不同学生的美术特质和美术天赋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使得班级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变得扩大化,影响到小学美术课堂的高效教学实施,还需要小学美术教师积极的尊重客观的教学规律,并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强化对不同学生的关注和关心,进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都能够学有所获。例如,在学习《画中的线条》小节内容时,一方面,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的强化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如对于每个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量、个人的基本美术素养、不同学生的学生差异等,并合理的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为后续的分层教学实施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的结合不同学生的基本特点,合理的为学生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如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和延伸类的学习任务,进而可以有效的发挥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助力课堂教学针对性的大幅度提升。
总之,积极的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学科素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价值,小学美术教师要进一步摆正认识,积极的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用,并在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重视备课工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法运用,积极重视能力培养;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基本教学规律等,从而借助有效的策略全面的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为学生后续更高效率的学习美术知识内容、提升自身美术综合素养等助力。
参考文献:
[1]王芳.合理应用多媒体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效率[J].数码设计,2017,6(10):287.
[2]王茜.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