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郑美妹
[导读]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还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及素养的提升。因此,笔者基于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当前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好地提升小學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第二中心赤石小学
       
       
        摘要: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还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及素养的提升。因此,笔者基于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当前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好地提升小學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也意识到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并未付诸实际行动。课前给学生预留了预习任务,课堂中却没有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感知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能力不足,对于语文教与学质量的提升都非常不利。为此,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这都和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有直接关系。因为学生没有经过课前全面的预习,那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知道哪些内容是重难点,或自己对哪些内容的理解存在疑问,所以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无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及情感。而当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之后,就会在每节课之前进行全面的预习,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了解与思考,将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进行标注,这样在参与课堂学习时,学生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学习,这样既能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及效率,又能够充分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无论哪一门学科,想要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都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不仅会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还会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获得更多启发及学习感悟,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及探索的积极性,确保语文教学活动能更为顺利地推进。
       
        二、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一)形成学生预习基础
       
        小学语文倾向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不二路径就在于教师课前设置趣味性、思考性的语文问题,吸引学生去进行课前预习并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性的学习。

由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不仅要提起学生的兴趣,还要切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思考的广度、深度、角度,提出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向上的预习、思考活动。
       
        例如教师在布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英雄雨来》的教学预习任务时,教师设置问题可以参考若干个思维方向,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引导,帮助其进行课前预习。例如将问题设置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了。这三个方面也可以划分为这篇课文中,是谁,在怎样的努力下,做了什么,从而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最终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等。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会引起学生对于课文不一样的预习和内容的了解,进而引发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的兴趣或者从中受到启发。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带着问题课前预习课文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日常思考。
       
        (二)构建学生预习方法
       
        小学语文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作为学生的母语,每个学生从小开始就在接触语文,在生活中一直处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而阅读代表的是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预习方法和思维方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建议和多种阅读素材,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和学习,构建科学的预习方法。
       
        例如教师在布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亡羊补牢》的教学预习任务时,可以在课文之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相同类型的阅读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故事内容与含义,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多阅读的课前预习习惯,然后再结合问题对这篇课文进行预习,掌握初步的知识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加上相同类型的成语故事的阅读,学生更容易明白课本所传达出的中心思想和人生启迪,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且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多样化阅读内容可以更容易地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尤其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当然,教师要给学生规定课外读物选择的范围,帮助学生掌握选择素材的方法。
       
        (三)增强学生预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的开展必须增加更多的课外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见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必须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预习兴趣,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工作开展。语文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趣味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用趣味性来吸引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效果也十分明显。
       
        例如教师在布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预习任务时,需要注意将文章趣味性发挥出来,不能受限于课本具有的科学性的特点,帮助学生展开预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图片或者自然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使得学生抱着好奇心去课本中寻找答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这篇文章中,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自然现象入手,怀着好奇心展开对于课文的学习,由浅及深,最终以积极的心态预习完整篇文章。教师增强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课文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对于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努力和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促进其学习动力的增加。教师只有带着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把语文变成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从多方位培养学生预习、思考的能力,才能在根本上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得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曾伯相.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的实施[J].名师在线,2018(25):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