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与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王亚龙
[导读] 小学教育阶段不仅是知识累积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健康心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任何科目的教育都需要包含心理健康引导。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素质。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意义,本文详细分析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甘肃省镇原县临泾镇脱桃园小学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不仅是知识累积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健康心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任何科目的教育都需要包含心理健康引导。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素质。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意义,本文详细分析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开放性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越发明显,同时呈现过度且单一的现象,例如家长过多地施压给学生,过度追求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不关注学生本身的成长以及人格、习惯的培养。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再加上小学语文本身的特殊性,在其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和价值。
       
        二、小学语文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效性
       
        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但这些仍然不够,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还需要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的应用能力,毕竟小学语文课程不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心理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由于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等各不相同,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也极具个性差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个性心理。
       
        1.观察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的外显表现,从而判断他们的内在心理状态。比如,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表情朗诵擂台赛,通过各个学生在朗诵时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推测出他们不同的心理品质。自然流畅、落落大方、表情丰富者显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表达能力;而唯唯诺诺、语言不畅者,一定缺乏在众人面前展现自我的勇气和朗读能力。
       
        2.正面了解
       
        与学生交流,作业面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都是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喜欢与人交谈,也愿意倾听别人的谈话,作业书写认真、正确工整者一般都具有关心他人、能与人合作、认真负责的良好心理品质;而不愿静心倾听别人谈话、作业字迹潦草者可能是一个身心焦躁、不拘小节、行事较马虎的孩子。
       
        3.巧设信箱
       
        设立“悄悄话信箱”也是一种了解青少年儿童心理品质的方法。“悄悄话信箱”是为那些有话不敢说、不愿面对面说的具有心理障碍的同学专门设置的,学生的不安、困扰等心理问题在“悄悄话”中都能尽情表露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剖析悄悄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探究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渗透
       
        在语文教材中,各种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零星地潜隐在一篇篇课文之中,犹如珍珠镶嵌在课本中熠熠生辉。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1.直取
       
        有些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很明显,可以直接利用。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的回答,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通过反复阅读,就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2.挖掘
       
        有些教材包含的心理信息比較隐蔽,不能直接利用文章的语句、层段作为凭借点,须深入分析、细心寻找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因素。
       
        3.拓展
       
        有些教材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太明显,既不能直取,挖掘又不太适合。此时,必须进行拓展,找出言“此”与“彼”指之间的结合点。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鲁迅开玩笑说“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只要拓展一下,学生就能体会鲁迅先生不怕挫折、迫害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进行多元评价,提高心理素质
       
        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常用的评价方式有:一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评价。如对缺乏自信的学生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如“你朗读的声音真响亮”“你的字越来越漂亮了”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自我意识过强、缺少合作精神的学生要以期待性评价为主,如“你要是能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相信你的回答会更精彩”让学生懂得与别人合作的快乐;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三是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评价能实事求是、中肯地指出他人的优缺点,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对自己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学生多向交流、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同样蕴含着许多心理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渗透心理教育。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小学教材中安排了不少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于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制作、设计、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变化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可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更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使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肖丽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