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族民族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宋忠焕
[导读] 在湘西民族地区将苗族民族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能有效地让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内涵,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教师充分挖掘和展示苗族民族文化各种优秀的道德因素,让学生受到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得到促进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贵安新区马场中心小学
       
       
        摘要:在湘西民族地区将苗族民族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能有效地让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内涵,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教师充分挖掘和展示苗族民族文化各种优秀的道德因素,让学生受到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得到促进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苗族民族文化;小学;语文课程
       
       
        一、苗族文化融入地方小学教育的策略探索
       
        (一)引进人才、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优秀的教师团队是确保民族文化课能够顺利开展的一项必备要素。所以应积极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优秀的民族文课教师人才,扩充当前的教师团队。教师应该通过继续学习来扩充更
       
        新自身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
       
        (二)利用先进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帮助教师深化民族文化教学的工具,尤其具有图文并茂、声文统一等巨大优势的现代教育技术,更能够有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始
       
        终处于兴奋状态。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接龙、上刀梯等优秀艺术表演;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民族文化教育的电影,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感知,共同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等。
       
        (三) 调动家长进入课堂
       
        家长走进课堂,用口语教学的方式把民谣风俗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后总结家长所传本民族知识,形成一种教学模式,不知不觉中就把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渗透到教学当中。
       
        (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传播苗族文化
       
        1.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苗族文化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用教材内外相结合的整合模式来整
       
        合教学资源。如在阅读教学《藏戏》一文中,可结合苗族文化中上刀梯下火海、傩戏、四面鼓等进行群文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和利用学生对当地苗族文化具有真实经验和具体情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阅读情景和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理解,达到提升阅读学习效果实践意义。
       
        2. 在写作教学中融入苗族文化
       
        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
       
        写民族的,有藏族、维吾尔族,文章主要围绕本民族民俗、民风、建筑这个主题。


       
        家乡是每个人的根之所在,也是每个人心中秘藏着最温暖的地方,提到家乡民俗往往让人想到儿时美好的回忆和最思念的亲人。因本单元中有《和田的维吾尔》一文,结合本地亦有独具特色的苗族风俗,要求学生写作一篇以《家乡风俗》为主题的作文。
       
        3.在班会活动中融入苗族文化
       
        整队学生对苗族文化认识了解不多及课程资源知识缺乏的情况,可以借
       
        助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加强学生对当地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知识宣传教育的认知。如,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时,可以选取和确定诸如“我所知道的苗族文化”、“学习苗族文化,你我一起讨论”和“讲一个苗族故事,唱一首苗族歌”等为内容,也可以在主题班会上由老师组织学生学习关于当地苗族文化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当地苗族文化的了解,对课程资源知识的掌握。
       
        4、创编湘西童谣,发展民族文化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 。湘西童谣一般篇幅短小,生动有趣,富于幻想,没有固定的形式,但讲究押韵,吟唱起来十分上口。将湘西童谣与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融合,通过收集、整理、编写童谣等实践活动,不仅能传承湘西童谣,还能发展苗族民族文化。首先组织学生到家庭、社区、村寨、旅游景点收集歌谣。如收集到体现儿童快乐生活的《虫虫飞》:“虫虫飞,虫虫飞,飞到老鸹溪,老鸹窝颗蛋,宝宝阿蒙一口干。”还有充满幻想的《丁丁雀》:“丁丁雀,尾巴长,铜锣花轿嫁姑娘。姑娘嫁,我不嫁,我帮姑娘拿手帕……”其次,在语文课堂中欣赏收集的童谣,引导学生感受湘西童谣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最后,引导学生即兴创作歌谣,发展民族文化。如易江南编童谣 《苗寨十八洞》:“古老苗寨十八洞,山清水秀林葱葱。古老苗寨十八洞,男耕女织爱劳动。古老苗寨十八洞,主席关怀及时送!”如周佳沂编童谣《赶秋节》:“赶秋节,人真多,人山人海脚并脚。赶秋节,衣服乖,土家苗族晒出来。赶秋节,真精彩,打鼓跳舞苗歌赛。赶秋节,绝活在,秋千刀山下火海……”教师引导学生以收集、整理、编写童谣等实践活动方式走进多元的生活,与社会对话,构建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的社会大课堂,既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5、描绘民族生活,感悟文化内涵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了解和感受湘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不仅用智慧,而且用整个的心灵来感知一切。有意识地举办以湘西民族文化为背景的作文比赛,如介绍苗族节日、饮食、服饰、舞蹈、民风民俗等,让小学生能够用眼去观察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让学生受到苗族民族文化的熏陶。如喻文沁在《华丽的苗族服饰》中写道:“瞧!她们头上戴着银花冠,那花冠上焊接的拉丝银花栩栩如生,花冠下边有一圈银花坠,还戴着大大的银项圈,上边有二龙戏珠的图案。项圈边上垂着雕花的银片和银铃,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妈妈说,这都是我们苗族工匠通过拉丝、雕花、焊接等工艺制作而成……”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湘西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
       
        二、结语
       
        总之,在湘西民族地区,要让语文教学成为传播苗族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要让语文教师成为传播苗族民族文化的主导者,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苗族民族文化的价值,自觉地去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韩国富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J]. 文理导航,2016(5X):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