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肖虎光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计算题是常见的,但是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较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所以数学计算的能力比较差强人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小学数学计算当中计算能力并非是单纯的计算结果,还包括计算的准确率,它是考验数学的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问题,教学模式要多元化,引导学生提升数学计算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会理县云甸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计算题是常见的,但是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较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所以数学计算的能力比较差强人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小学数学计算当中计算能力并非是单纯的计算结果,还包括计算的准确率,它是考验数学的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问题,教学模式要多元化,引导学生提升数学计算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计算当中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就以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原因;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接触着计算,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对计算题目掌握程度不够强,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数学成绩。使得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数学学习信心无法提升。教师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成绩,就必须要帮助小学生学会正确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保障学生的准确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都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重要性,而只是强调数学理论,从而无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过多的压力。
       
        二、 小学阶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不重视口算练习,忽略笔算地训练;一味的注重算法的多样性,没有重视计算的正确性;没有深入研究教材,比如混淆计算教学和应用题教学;不重视通过旧知掌握新知,忽视小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一味的强调掌握运算定律,没有进行归类整理;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影响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策略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要想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强口算,勤记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小学生的口算”。口算是学好数学,是笔算、口算的基础。可是我们有一部分老师觉得考试的时候又不考口算,又要简单,没有训练的必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忽略口算教学。事实上口算不过关,要想提高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那将是痴人书梦,特别是中低年级一定要重视口算地训练。另一方面如果小学生记住了一些常用的口算结果,他们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将会大幅度提高,比如他们记住凑十法、乘法口诀、常用的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他们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二)抓基础,强训练
       
        我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扎实,楼房越高就越危险。要想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提高小学生地计算能力。我们在日常教学的时候,一味地强调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经常忽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比如我们有时候教学计算的时候,主次不分。很多时候计算教学都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正确列出算式,然后探讨算法的多样性,接着总结算法,总后通过练习的多样性巩固新知。

这样的课题表面上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小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但是我们忽视了计算的基本技能,小学生也没有掌握基本的算理,基本的计算方法也没有熟练掌握。对于一节好的计算课,一定要先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然后才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让他们先掌握计算的方法,接着是计算技巧,最后才是计算的速度,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计算训练,最终才能形成计算能力。计算的教学过程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计算教学的时候要以计算教学为主,应用题的讲解为辅,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小学生的计算技能,为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轻情境,重铺垫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新知识点的生成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旧知识点迁移类推,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复习小学生旧知识来掌握新知识的捷径。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解答——交流反馈——总结。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节新课都是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忽视了新旧知识原有的联系,小学生掌握新知的难度也因此增加了。我在教学“有进位的两位数乘法”的时候,首先我复习没有进位的乘法21×22,层层推进,逐步过渡到有进位的乘法22×26,通过这样新旧知识的联系,小学生更加清楚明了的掌握了乘法进位和不进位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了新知。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能一味的随波逐流,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四)善优法,突难点
       
        本校小学数学教材一大特色就是算法的多样性,小学生的思路也因此得以扩宽,他们也能巧妙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可是很多时候他们在算法的多样性面前无从选择,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一种算法才是最优解法,在日常教学的时候我们通过让他们强化训练,引导他们做出正确地选择,让他们选择最优地解法。比如我在教学解方程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会要求学生用消去法,这种方法好处在于简单易学,可是不是所有的解方程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比如比如32-x=21和25÷x=5……对于这一类的方程如果用消去法解答,过程就会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小学生用传统的方法解答,即根据等量关系解方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研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教材为教学服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重归纳,善总结
       
         小学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运算定律,诸如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当我们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时候,发现很多小学生没有从根本上掌握该定律的本质,不会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他们总是对于拆分和合并把握不准。这时候要求我们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才能真正掌握计算的技巧。比如算式25×3+25,后一个125看做是25×1,题目中把×1“藏”了起来;又如算式88×99可以把99看做是100-1;算式78×101可以把101看做是100+1,發现了这些规律的时候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对于这样的题目必须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认真题目的本质特征,理清解题思路,才能简算。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切实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教师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红波.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