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语言障碍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刘梅
[导读] 如何有效地打破语言障碍,使小学语文教学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不仅是每一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所以,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以汉语言为根本,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结合当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路径,从而消除语言障碍,进而让小学语文教学绽放魅力。
贵安新区马场中心小学
       
       
        摘要:如何有效地打破语言障碍,使小学语文教学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不仅是每一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所以,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以汉语言为根本,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结合当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路径,从而消除语言障碍,进而让小学语文教学绽放魅力。
       
       
        关键词:语文;语言障碍;少数民族
       
       
        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然而,许多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并没有那么顺利,教与学均陷入窘迫之境。究其原因,主要原因之一是: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样差异犹如拦路虎,不仅阻碍了学生学生效率的提升,还不利于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语言障碍进行了如下探析。
       
        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突破语言障碍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往往会出现学习汉语兴趣不够浓厚、学习汉语热情极为低下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这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厌烦情绪。此时,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采用有效措施,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障碍,这不仅有利于推翻教师与学生在沟通方面所存在的“柏林墙”,还会点燃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之火。
       
        (二)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
       
        少数民族学生习惯使用的语言是母语。他们的母语与汉语有着众多差异。所以,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往往把汉文译成少数民族学生所熟悉的方言,这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但无疑会加大教师的负担,甚至,有时候,即便教师教得孜孜矻矻,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也难以充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差异性。此时,教师若能采取有效策略,突破语言障碍,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汉语的认同感,还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突破语言障碍的策略
       
        (一)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开展特色语文教学活动
       
        若想突破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语言障碍,使小学语文教学绽放朵朵绚丽的花朵,语文教师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工作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价值,并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使语文教学与当地文化和谐共生。此外,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质量较为低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人们的思想较为保守。与此同时,这里的教育硬件设施也不够完善,有鉴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一切的现有教学设备,并借助信息技术之东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富有激情地、主动地学习汉语。
       
        (二)绽放情景之美,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喜爱之情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童年时期,此时的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充满了喜爱之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握这一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法,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从而激发学生对汉语喜爱之情。那么,教师应选择哪一种教学法呢?须知,情景教学法不仅集形象美、画面美、意境美于一体,还能营造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有鉴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以“情景”为画笔,绘就语文教学五彩斑斓、绚丽缤纷的教学图景。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日、月、明”等汉字的时候,就可以使情景教学法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太阳、月亮等图片的方式创设一种多媒体情景。其次,教师耐心地、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我们来观赏几幅美丽的图片。”于是,学生们的目光集中到大屏幕中的图片上。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日、月、明”等汉字的发音,并让他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对日、月进行书写。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对汉语的喜爱之情。
       
        (三)巧借游戏之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还能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妙趣横生的游戏为火苗,点燃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之火。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首先,教师制作一些汉语拼音的头饰;其次,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戴上汉语拼音的头饰进行“角色扮演”的趣味游戏,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脸蛋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教师能从学生的欢笑声中深深地感受到: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了。总之,通过此举,不仅能够把枯燥汉字符号转化为富有浓浓趣味的游戏,还有利于突破语言障碍。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绽放情景之美、巧借游戏之趣的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从而打破教学中的语言障碍,使小学语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文献:
       
        [1]兰卡格玛,李福寿.新课程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