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陈海娜
[导读] 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在实际情况中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进一步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从而掌握科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育中,教师应该立足实际,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在科学教学课堂中的动手能力。本文将就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推动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发展。
  温州市平阳县宋埠民族小学
       
       
        摘要: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在实际情况中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进一步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从而掌握科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育中,教师应该立足实际,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在科学教学课堂中的动手能力。本文将就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推动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教育是初阶教育的起点,小学科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属于最基本的综合素质学科,在具体教学中,小学科学教育一般对小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较为关注。因此,在这门学科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处于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位置,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对科学深入理解,掌握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提高学生在初级科学教育阶段中的动手能力是推动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以及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在科学教育中培育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意义
       
        科学教育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环节,小学科学教育是这一重要环节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里全面展开实践性的科学教育对于整个教育阶段来说属于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等特点,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问题以及兴趣,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在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中为今后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小学科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学也更加的多元化,加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有效性的发挥。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处于主体地位,对学生有着绝对支配的权利,全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科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进而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1]。其次,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枯燥,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对科学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最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比重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占据大量的时间,忽视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机会,进而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操作性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深入的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2]。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当前发展的真实需求,从而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科学活动中,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激光笔、一小块平面镜、一块可以对折的半圆形硬纸板,为学生创设课前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喜羊羊又发明了一个新的武器——激光枪,他想把灰太狼彻底消灭,可是激光枪打偏了,同学们,你能不能想办法,在不移动激光枪的情况下,帮助喜羊羊消灭灰太狼呢?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都积极的参与到帮助喜洋洋的活动中,通过思考和讨论交流,学生得出利用平面镜可以将光射向灰太狼,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增加实验操作,验证所学知识
       
        科学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在验证一些观点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实践进行验证。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假设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提出的假设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证明所提出假设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3]。
       
        例如:在教学《磁铁有磁性》时,教师可为学生准备能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吸引的不同物体,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將自己得出的结论记录下来。磁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磁铁可以吸引一些物体的认识,但是对能吸引的物体有什么特点、不能吸引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没有研究,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了解磁铁吸引物体的本质。
       
        3.加强学生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性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4]。
       
        例如:在教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为学生准备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等实验用品,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并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学生要严格的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验前学生小组内做好分工,各司其责,实事求是的进行观察和记录,最终通过实验操作明白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而在实践操作中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90
       
        [2]王中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64+14
       
        [3]吴彩莲.略议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221
       
        [4]傅新华.浅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