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徐其富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徐其富
[导读]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之下,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小学教学中逐渐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传播与运用,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立足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应教学策略。
宜宾市岷江路小学校
       
       
        摘要: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之下,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小学教学中逐渐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传播与运用,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立足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探究
       
       
        小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在信息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操作知识,奠定学生的学习发展基础。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是“零基础”,因而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习惯和信息技术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要求在基础概念和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分析中,带领学生上机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自己的技术学习情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合理设置相应的课程比例,使学生拥有充分的计算机操作机会,全面有效的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关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需要从实践分析的角度展开研究与探讨。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一)硬件设施薄弱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配置上还存在很大不足,学校领导或教育主管部門将少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建设,使硬件设置薄弱成为影响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硬件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二)课时少
       
        当前,在小学阶段教学中,主要科目是语文和数学,而屈于“副科”地位的小学信息技术,存在不被重视和课时少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小学而言,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一周一课时,甚至有些学校是两周一课时。这样的课时量,难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因为,信息技术本就是一门技术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应操作技能,而一周一课或者两周一课的教学现状,难以让教师实施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更难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还会被其他科目教师挤占,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信息技术课时更加狼狈不堪,严重影响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稍显落后。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其严谨性和理论性强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尤其教师给学生讲解的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论性使小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倍感乏力。尤其对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单一落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仅是给学生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升。


       
        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一)信息技术搭建活动平台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该技术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适应性、感观的以及诱导性的学习环境,构建出诱导、激发以及强化学生多元智能培养的高效活动平台。学生在这个高效活动平台中,根据自身的不同优势智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广大学生能够在多媒体网络技术构建出的高效活动平台中,各种智能活动能够得以开展,各种活动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各种智能活动获得了按需所求和自得其乐的效果。对于那些语言文字智能比较发达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到文字的世界里飞翔。学生也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比如,研究词的起源、接触外国口语、写作诗歌和散文作品等,也可以伙伴之间开展词汇含义的讨论。对于其他智能,比如自然观察智能,他们可以参加网上的虚拟实验,将获得很大收益。
       
        (二)结合教材数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存在看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学生的这种差异,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给与充分的重视,而且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要懂得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本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作业布置中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更给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以充分调动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极性,让所有学生能够有所提高。尤其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特别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只有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教学关于表格制作的内容时候,其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表格的制作方法:插入表格、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修改单元格中的错误数据、调整表格等,最终学会独立制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不同的表格制作要求:让基础差、速度慢的学生完成表格插入、数据输入等,让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数据输入、数据修改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更多的目标要求。这样的学习安排目的是为了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有所收获,同时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教师课堂时间的合理组织。
       
        (三)学生创设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
       
        学习成果展示则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指的是学生实践情况的即时反馈以及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不断升华。学生通过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能及时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展示学习成果也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测试,教师在学生的及时反馈中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完全定型,而且很多小学生都喜欢被表扬。他们学习某一知识时,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尤其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者是其他同学的羡慕,这也能激励他们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多鼓励表扬他们,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能十分方便地使用多媒体,拓宽教学的渠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尝试,建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提升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训练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敏感度,培养学生求真求知的科学精神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龚剑丽.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内蒙古教育, 2012(12):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