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王希奎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勇于探索,适应新形势,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才能践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教学实践,从多视角对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进教学效果有所帮助,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滨州外国语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勇于探索,适应新形势,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才能践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教学实践,从多视角对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进教学效果有所帮助,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与结构、思维方式与方法、数学思想与观念。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数字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文章对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一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这一过程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一) 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数学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面对新课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激发学生积极回答老师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進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例如,在学生讨论、争议不休时,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没有精神压抑的、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 以情感染学生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诚于中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

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二、 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由于开放式教学过程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更多有思维空间。
       
        例如,我在“分数的意义”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学习材料(学生们准备材料特别充分,有的自画10个小红旗,有的画6只小动物,有的画12个三角形,画8个小圆片,画9个小正方形,有的剪了一个大圆,长方形、正方形纸、铅笔、蛋糕、小棒、小正方块等等),通过让学生自己准备学习材料,使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有了心理准备。实践活动中选择的素材又是他们自己所熟悉的、喜欢的。课一开始,通过两三分钟对学生的了解:“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哪些知识?”“用你们手中的材料分一分能得到分数吗?”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分一种材料,并把你的成果在小组中交流,在交流中说出操作的思维过程。在小组合作交流后(约5分钟),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到前面与全班同学们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在交流,争议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生体验了求得同一种结果可以有多种方法,在交流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中经历丰富的(交流合作、成功、兴趣、愉悦)情感体验。
       
        三、 设计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题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或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例如,我在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周围事物了解的情况设计一张统计表。”这时,同学们积极地动起来了,有的自己独立设计;有的两、三人合作,有的收集信息,有的整理数据。有的设计了“四(1)班财产统计表”、有的设计了“四(1)班教学用具统计表”、有的设计了“四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四(1)班各组人数统计表”“某小学各年级统计表”“某小组家庭住址统计表”“某小区人数统计表”“四(1)班数学成绩统计表”“近一周天气变化情况统计表”等等。这样设计的开放性练习,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只要我们教师留心,就可利用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出很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练习题。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企平等.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召玉.小学数学教师实现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J].科教导刊,2011(10).
       
        [3]李桂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教师教育科研,201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