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王珍彦
[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制度正面临着改革的局面,以此来贯彻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就新时代下教育教学发展的实践和思考进行了分析。
 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九河中心校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制度正面临着改革的局面,以此来贯彻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就新时代下教育教学发展的实践和思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课程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按部就班的展开教学活动,教学模式较为刻板和单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内容,但是会对学生的思维模式造成固化和局限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全新的教学背景下,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将学科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视野[1]。具体来说,学生大多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的特点,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创设开放性的教学课堂,将课程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采用生活化教学、情境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学效率。
       
        二、完善教学课后总结
       
        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实践,需要贯穿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总结全过程中,不仅注重教学前的准备和实施,更要关注教学总结。通过在学习后进行系统的教学总结,能够实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对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再次的回顾,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对某一个环节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制定出学生感兴趣、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重点,各学习也在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课程,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实践教学的作用,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理论中感受实践,在实践中认知理论[2]。


       
        三、强化教学反馈和评价
       
        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能够打造出轻松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心理和状态,将学生的关注点和注意力进行适当的分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断学习效果,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评价,进而造成了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因此,对于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需要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采用多方面的评价方式,深入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对自身的认知,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完善其学习效果。教师属于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对于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的完善,教师是最主要的引导者,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体验为核心,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可以将教学反馈和评价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打造出以“实践、体验、感悟”为导向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明确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向。
       
        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明确当前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教育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思路,使其能够具备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能够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完善自身的多方面综合能力素质发展,探索学习的奥妙和乐趣。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和生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在明确教学主体的基础上,渗透课外知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更高层面认知,强化学生的参与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有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需要将传统的教学体制进行打破,更新教学理念和观念,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措施进行创新,具体可通过课程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完善教学课后总结、强化教学反馈和评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来构建出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德祥,别敦荣,周光礼,刘振天,刘国瑞,陈廷柱. 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笔谈)[J]. 中国高教研究,2019(12):1-9.
       
        [2]《教育与教学研究》编辑部,李文玉. “新时代教育:未来课堂”教育学术研讨会暨《教育与教学研究》编委会会议综述[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3(02):101-128.
       
        [3]贾志国,曾辰. 自主化深度学习: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转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19(0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