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何涵帮
[导读] 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在改革中推进,现今成为学校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德育和生活的联合成为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书,更重在育人,教师的工作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关系着“教书”和“育人”两个关键的双重任务。德育生活化是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方式,生活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和主体意识,对人格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青海省大通县良教乡中心学校
       
       
        摘要: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在改革中推进,现今成为学校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德育和生活的联合成为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书,更重在育人,教师的工作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关系着“教书”和“育人”两个关键的双重任务。德育生活化是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方式,生活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和主体意识,对人格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德育生活化;粗略
       
       
        中学生的德育素养关系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但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仍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心理正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化的过程,因而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要肩负起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重任,在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展开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能帮助中学生提升道德选择和道德辨识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个人品德修养,更适应现代生活。
       
        一、德育生活化的意义
       
        德育作为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了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实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最终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中学时期的学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良好修养素质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应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展开德育工作,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在教师的教诲下充分利用自身知识水平分析现实生活,正确判断出是非对错,形成良好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生活化的本质就是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行为活动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教师的积极指引下,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升华内心的道德情感、启迪思想认知,最终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才。
       
        二、德育生活化实施的价值
       
        道德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生活施加影响,它维持着生活的秩序,道德具有一种隐性的力量,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建立不同的秩序、制定不同的规则,限制和规范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维系和调节着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运行。此外,道德是组成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够遵守道德规范去做人、做事,就会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道德的存在会帮助人们更加幸福地生活。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能在当下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顺利成长,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幸福。
       
        三、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联系家庭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德育需要联系家庭生活,才能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家庭生活是学生的启蒙及贯穿一生的教育力,凝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必要保障。要让学生成为家庭的主人,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家庭责任感。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后,给父母的一封信等活动,让亲情成为学生自我要求、自我发展的内动力。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学校的办学思想,感受孩子的教育、学习环境,从而更有效的寻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话题,也在活动中提升着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在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关切,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促进孩子对父母的爱戴,培养家庭责任感。
       
        (二)联系学校生活,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在校的表现与行为也无不透露出自身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学校要根据学生在學校学习生活的实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学校生活主要以班级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班级活动有学科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和文体活动,以及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活动。关于班级的学习活动和文体活动,教师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入手寻找德育内容,从思想上渗透德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渗透德育。如举办以“我爱祖国”为主题的绘画比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爱集体的良好素养。
       
        (三)联系社会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德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让学生化德为行,将内在的思想品德外化为实际行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德育素材与机会,学校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阔学生视野,通过道德实践使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内化。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老人节”到之际带领学生到本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树立良好的社会意识,提高自身道德能力。
       
        (四)开展乡土生活德育校本课程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加入乡土化的教学素材能够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德育教学之间的情感距离,将当地的风土民情与德育内容进行有机的契合,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积极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从自身行为,如不乱穿马路、不随地乱扔垃圾,从自身的意识,如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做环境小卫士、做从化文明小天使等等方面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为家乡的发展力所能及的贡献自己的力量。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温泉旅游之乡这个乡土特色开展德育,让学生更容易贴近生活,把无形的德育教育渗透在有形的本土文化特色中展开,提高德育教学的生活化品质。
       
        结语
       
        总之,德育生活化就是要立足生活,扎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所世界服务。身为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将德育与生活紧密结合,把握德育的方向,采用有效的策略,从多个方面综合开展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不断提高初中德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和品质,将生活化的德育切切实实作用于学生身上。努力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爱他人、爱世界,引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尚荣,吴忍.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18):104-106.
       
        [2]黄鹏.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7(13):10.
       
        [3]邓文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10):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