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感、美感、情感的课堂中培养数感陆秀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陆秀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显得愈发重要,无论是哪行哪业都需要用到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阶段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教师教学任务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感、美感和情感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六小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显得愈发重要,无论是哪行哪业都需要用到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阶段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教师教学任务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感、美感和情感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动感;美感;情感;数感;小学数学
       
       
        数感是指对数字的直觉,其中包括理解数字含义、数与量的对应、数字间的大小关系等,是人们在理解客观事物和数字时建立起的主动自觉或自动化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属于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忽视了学生对数字的直觉及数学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创造力较弱。因此,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教师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在打好数学基础的同时,提高自身数学素养。
       
        一、在动感中培养数感
       
        动感实际上指的就是在生活实践和动手操作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感知。当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之间的关系之后,学生的数感便逐渐形成,数学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例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单元中,学习此单元学生就需要观察物体,积极实践。教材上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熊摆在桌子中间,四位同学环坐在旁边,那么哪一幅图像分别是哪一位同学看见的?教材分别给出了小熊的正面,侧面,左面和右面的图像。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组成几个小组,对教具或者文具等物体进行观察。举例而言,小明、小红、小聪、小丽分别坐在课桌的四个方向,在桌子上摆上一个小闹钟,让同学们分别说出他们观察到的闹钟是什么样子的,小明说他观察的闹钟有指针,是正面,小红说,她观察的闹钟有按钮,是背面,他们都看见了闹钟上的闹铃。此时教师就可以启发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每次最多能够看到几个面。小明回答,是三个,小红思考了一下,提出在不同的位置看见不同的面也可能不一样。这样让学生们亲自动手的实践方式,不仅能够提起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最终做到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形成自己的数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提出中国教育存在的通病——动手不动脑。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动手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在美感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公众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问,大多数理论知识也确实是抽象即无法直观理解的,但是数学其实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极度赞赏整数的和谐美,圆和球体的对称美,称宇宙是数的和谐体系。但由于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涉及公式和符号多,小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学科之美。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中的“图形的运动”一课,就涉及到了轴对称和平移旋转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模拟来感受对称之美。一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由来和轴对称的含义,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爱心图形,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爱心的折叠形成帮助他们感受爱心的对称美;二是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来领会轴对称的意义。仍旧以爱心图形为例,让学生们准备一张白纸,居中折叠,告诉他们折叠的折痕就相当于轴对称图形的轴,让他们在折叠情况下用剪刀剪出半边爱心的形状,然后打开,就会得到一个完整的爱心。在实践操作下得出的轴对称图形更能够帮助同学们感受轴对称图形之美。
       
        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环节中,以引导者的身份推动学生对数学美感的观察和发现,并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或实际动手操作增加数学学习的美感。
       
        三、在情感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教师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年龄特征来预设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利用轻松有趣、富有情感的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单元时,遇见的过河问题。教师就可以编造这样一个故事,有40匹小马想过河,但河水很深他们只能坐船过去,大船能载九匹小马,小船能载四匹小马,但是小马们不会计算他们到底需要几条船才能过河,同学们能够帮助他们计算吗?利用这种种巧妙的求助方式来激起学生们的回答兴趣,让学生们在计算船只之后能够理解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又比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材中以“去奶奶家”为例,让同学们也能够联想到自己看望长辈的经历,那么在让小学生们计算去奶奶家的路程的时候,就更加有共情感,更愿意去计算路程。
       
        教师在情感教育中,需要让小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定要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普及学习数学的益处,帮助学生对数学学科形成正确认识。另外,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多鼓励学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耐心解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感。
       
        结语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时,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创设动感、美感、情感的课堂。教师应当在具体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下,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和课后练习,为学生培养数感提供有效的情境,同时也要更加积极地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理念的革新。
       
       
       
       
        参考文献:
       
        [1]欧阳春花.关注数学培养,打好数学基础[J].江西教育,2018(33)
       
        [2]范淑华.在动感、美感、情感的课堂中培养数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