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满足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还要满足方便性与美观性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结构正在向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如何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研究,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
通常而言,混凝土的结构厚度达到80厘米以上就可以视为是大体积混凝土,其厚度比普通混凝土的厚度大。大体积混凝土在设计过程中不需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使其符合现代建筑的标准,另外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施工要求和技术工艺指标要求,其具体特点如下。
1.1施工工艺复杂
现场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养护温度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保证混凝土搅拌、振捣等各个工序的施工细节,另外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以及材料种类的多样化,也导致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更高。
1.2容易产生裂缝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相对较大,造成裂缝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增高,逐步成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严格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加强管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由于混凝土在体积增大之后,会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则内部水化热累积的情况也越发明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进行放热,如果无法有效的进行保湿操作,很容易产生温差效应。相比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控制裂缝的过程中要求更高,如果裂缝破坏较为严重,无法有效的对其进行修复,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原材料的控制
建筑原材料也称为建筑工程物质条件,是工程得以继续的根本,材料的优劣对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并对整个工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建筑工程必然会受到材料质量的制约,好在材料是可控的因素。现实中我们虽然不能够将问题简单归咎于某一方面,但是可以充分肯定的是材料方面出现了问题。为保证工程施工中所运用的材料符合应有要求就必须要将原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提到日程上来。首先要从材料采买环节入手。负责采买工作的人员要在了解工程实际情况之后需按照适用材料,市面上存在的低热材料较为常见的是矿煤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然而矿煤渣水泥在应用过程中情况不太理想,浇筑层表面有大量水析出。这会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因此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将收缩性小的水泥作为首选。由于材料市场过于混乱,采购和购买的材料可能会存在差异,工程材料需求量过大,需要持续购买材料。为此一定要寻找有资质、有信誉的厂家合作,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行为。材料不具有稳定性,受环境影响性质会发生变化,为了减少材料失效此类事情的发生应当根据材料特性将材料放置在合理的环境下,避免其出现化学或生物反应。除此之外就要注意避免让不良材料流入现场,要在现场设置监管工作,由专人负责,严格根据相关指标做好把关工作,经检验合格后再输入现场用于施工建设。当发现材料不合标准时要第一时间找寻问题,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行质量认证。原材料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这是一项大学问,不能够过于盲目、自发。目前出台的相关规定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人员依据这些制度规范进行可行性操作,首先要分析水泥成分,了解水泥细度,进而确定水泥品种。
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禁不过考验,材料体系的有问题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要适当加入粉煤灰,有助于减少收缩,使得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一步提升。另外还应当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全过程要保证工艺成熟,禁止出现工作失误。为满足工作实际需要会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从而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而言,其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而且应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应用,有效的减少水泥用量,尽量应用混凝土绝热升温措施。想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验证,需要采用合理方法对原材料的用量进行计算,并结合以往的经验进行试拌,最终确定准确的配合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以及外加剂,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混凝土性能。
2.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温度控制
当前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拉应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根据绝热温度的升高幅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拉应力,总的来说,只有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得水泥热化的速率变小:第一,积极采用水热化反应较慢的矿渣水泥;第二,通过煤灰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量;第三,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采用温度较低的水搅拌完成施工;第四,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分层的浇筑方式来实现降温冷却和热化温度释放;第五,加强水热化控制,尽量选择放热速率较慢的水泥作为混凝土的制作原料,让砂石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铺设防水草帘、蓄水养护以及塑料膜覆盖等措施。
2.4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理,清除其表面的杂物,避免对浇筑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通过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或整体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做好浇筑过程的控制,避免出现施工缝,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稳定性。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应控制在300mm-500mm,每层之间的浇筑间隔不宜过长,确保小于初凝时间,提高结构的牢固性。如果因受到外力的影响而造成浇筑间隔过长,超过了初凝时间,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需要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将振捣棒布置在卸料位置与坡脚位置,并根据混凝土浇筑面积的增大及时调整振动棒的位置,获得更好的振捣效果。此外,在完成浇筑后,需要对模板两侧进行泌水处理,并使用排水设施将多余的水排出。
2.5混凝土养护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检测与记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措施,有效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检测时,需要统计每一层的温差,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养护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天,养护过程中应保证湿润度满足相关要求,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裂缝的质量问题的出现。
3结语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必须根据其施工特点掌握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对施工中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有效的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33-134.
[2]刘志强,任贺江.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8(06):201-202.
[3]李亚斌.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0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