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解析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8期   作者:范婷
[导读] 土木工程建筑大多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大多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常常会出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最终难以为土木工程的其他环节施工提供稳定的结构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包含的流程、技术要点很多,为达到土木工程建筑稳定、安全的结构形态,工程企业需严格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几种施工技术,对提高土木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相对灵活,且成本较低,因此,基于这种的技术优势,在很多的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是首选的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施工包含了搅拌、运输、温控与养护等多种的技术,这些技术应用的规范性都将会对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技术管理与应用,保障混凝土施工效果。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强度不够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时,如果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比如,强度,混凝土强度会对土木工程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强度指标会受到各个施工环节、因素的影响,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养护等关键因素。在当前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往往也会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不同要求,且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材料也存在一定的特殊要求。混凝土强度不足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一问题多是由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所造成的,强度不足使得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2混凝土结构裂缝
        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施工、技术应用不当现象时,会加大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概率。裂缝作为混凝土结构中发生频次最高的质量缺陷,出现这类问题的因素非常多,比如,前期浇筑不规范、后期养护不到位,如果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以后没有及时进行修复,将会导致裂缝的扩展,使得裂缝成为渗漏水通道,进而形成更为严重的结构破坏[1]。当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根据裂缝形成原因的不同,混凝土裂缝也包含了不同的类型,裂缝的处理上要保障处理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1.3混凝土结构自缩
        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的混合物,其构成的复杂性使得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原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冲突,而这些不同类型、性能的原材料都可能会成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比如,如果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环节,外界温度存在极端的变化,在内部水分大量蒸发的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结构收缩现象,一旦达到了特定的条件,结构收缩将会诱发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由于混凝土属于复合型材料,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环节,材料选择是最开始的阶段。由于市场上的各种类型的材料非常多,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材料,在质量、性能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对混凝土混合物而言,其中任何一种材料选择不当,都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混凝土中包含了水泥、砂石等材料,以水泥为例,作为必不可少的材料,与水混合以后会形成水热化现象,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极易出现混凝土裂缝。针对这种情况,在水泥的选择过程中,就需要考虑水泥的水热化反应,选择低水热化型号的水泥[2]。总之,不断是何种类型的材料,相关人员在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以相应的材料使用标准为基础。


2.2混凝土搅拌技术
        当混凝土中各类原材料选择结束以后,专业人员需用水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原材料搅拌在一起,形成混凝土混合物。但是,混凝土搅拌看似简单,其实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非常多,必须要进行搅拌技术的科学应用。在正式的混凝土搅拌作业开始之前,相关人员需分析可能影响搅拌质量的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对搅拌质量的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与处理策略,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将搅拌时间、材料配比、投料顺序等加以科学规划,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搅拌技术与方案[3]。在实际的搅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前期的技术规范来实施,加强对搅拌时间的控制,保障搅拌的均匀性与充分性。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正式进行浇筑施工之前,应当详细了解相关标准,严格查验混凝土模板、钢材等原材料有否存在质量问题,从源头开始入手进行质量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注重浇筑施工质量,保证浇筑的连续性,不能在浇筑期间停止作业,尽可能地让混凝土性能维持一致。若是在浇筑作业期间因意外事故而不得不停止,则应当立刻采取有效的保护策略,以免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从而导致后续浇筑的混凝土无法与之前的融合成为整体。并且,在逐层浇筑环节,必须要确保在上层混凝土尚未完全凝固之前就进行下层的浇筑作业。当混凝土结构全部浇筑完成之后,在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行业规范对模板密封性实行检查,观察模板上有否具有污染物,若是发现存在异常,则应当立即采取解决措施[4]。
2.4温度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温度的科学控制,极易造成混凝土施工的各种质量缺陷,比如,温度控制不到位甚至会诱发裂缝问题。首先,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在混凝土混合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泥,水泥在与水反应以后会出现严重的水化反应,而此反应过程伴随着大量的热量释放,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难以被释放,温度过高,而外部的温度下降得很快,内外部较大的温差将会导致混凝土的变形与裂缝现象[5]。因此,为了应对这种问题,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结合混凝土施工的具体要求,保障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或者用其他的添加剂来取代部分水泥的作用,比如,可以用矿粉与煤灰粉来替代部分水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可以在混凝土内部进行循环水管的安装,利用循环水来降低温度。
2.5养护防裂技术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整体性,就可以减少裂缝现象的出现。在混凝土施工作业结束以后,由于混凝土可能存在干缩裂缝的可能性,就需要施工人员在一段时间内做好养护处理,在混凝土施工结束以后的特定时间段内,养护工作需从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方面着手,保障混凝土表面温度、湿度的合理性,达到施工的整体标准。在一些土木工程混凝土养护工作中,甚至需借助于相应的调节设备来进行温度与湿度的调节,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保障良好的养护施工效果。
结束语:
        近年来,土木工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为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各个施工环节都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开展规范化的施工作业,尤其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科学应用各种的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整体质量,保障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严小敏.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1):108.
[2]张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000(019):82.
[3]李蛟.刍议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砖瓦世界,2019,000(002):94.
[4]张杰,张银芳.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40+44.
[5]张强.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9+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