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8期   作者:庞业国
[导读] 水利工程是人们用水资源的重要形式,在防治水害、水能利用
        摘要:水利工程是人们用水资源的重要形式,在防治水害、水能利用、水流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比较慢,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渗透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施工技术水平比较薄弱,从而影响水利工程安全隐患,也间接影响了工程的使用时间。因此,要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深入研究,将防渗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实践当中,从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防渗技术
        1导致渗水的常见因素
        1.1施工缝处理不当
        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当会出现渗水现象,造成施工缝处理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主要是指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如天气变化等;而另一方面是指工作人员对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工作态度。必须要详细了解并真正掌握施工缝处理的工艺,整个施工过程中,须全程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且在各个区及时焊接裂缝,避免出现渗水问题。
        1.2原材料选择不当
        工程防渗材料的质量是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渗水的潜在因素。若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经过严格质量检测就直接使用或者使用的防渗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将导致在防渗水方面出现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变形和腐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水利工程防渗透技术的应用
        2.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
        建设单位在获得水利工程建筑项目后必须选择更专业的施工队伍,要提高对施工团队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选择更有能力、有资质的施工团队。而施工团队在正式施工前也要聘请更加专业的防渗技术人才对工程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定。同时详细的考察当地的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情况进行,保证施工从当地环境的真实状况出发,选择更符合要求,更适应实际情况的防渗技术。
        2.2做好施工材料的选择
        水利工程多种多样,涉及到堤坝、水库还有发电设备等多个方面,然而不同的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项目特点,建筑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技术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而且在选择施工材料时,材料须达到相关质量标准,以降低施工工程因材料问题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如果运用了高压喷射技术的水泥施工或者防渗墙技术,则必须对施工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检测,实现质量控制,保证施工操作都可以合乎标准。在现场施工时,也需要注意施工材料的存放,防潮、防腐蚀,避免因材料保存不合格造成材料变质,引起安全隐患。
        2.3高压喷射防渗技术
        为了能够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尽量避免防渗问题的发生,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充分掌握防渗墙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由原土层与浆体之间互相作用所形成。由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应充分体现出原土层和浆体相互作用,从而避免渗透现象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要将两者之间达到一定混合效果。与此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两者之间能够结合,比如:高压喷射能够将原土层与浆体结合时,对需灌浆的位置进行高压喷射,保障浆液能够更好的同原土层进行高度结合,而在高压因素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这时浆液会相融合。此过程中,要进行高压搅拌,当浆液凝固后,会形成防渗层,防渗层的硬度会比较强硬。这对整体的施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定作用效果。但在施工中要有针对性进行研究,注意不同防渗墙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可以采用高压喷射技术,从而充分保障水利工程质量。而高压喷射技术当中包含多种类型,如:定向、旋转、摆动等方式,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具体的施工要求,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2.4灌浆防渗漏技术
        从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其中大部分工程发生渗透都是因为土坝坝体出现了漏洞或者是裂缝从而引发了渗漏。

针对此,相关技术人员就可以充分应用应力定律,首先明确坝体轴线,然后在使用压力泵,将浆液注入到裂缝或者漏洞当中,将其填补完整,避免出现渗漏的现象。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坝体之间稳定程度,体现出水利工程的坚固性以及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针对此,技术人员就需要提高对渗漏情况的重视,提前做好防护处理工作,从而保障水利工程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社会效益。
        2.5换填强夯技术
        采用换填技术,提高其透水性,实现与软性地质结构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在挖出薄淤泥层之前需要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承载性合格。在进行换填技术处理后还可以使用强夯技术再一次处理,牢固地基,也可利用强夯锤对地基进行敲打进而起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2.6嵌岩技术
        首先,对槽孔进行挖掘处理,在此过程中,如果碰到坚硬的岩石,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处理,随后将岩块和碎屑进行打捞,依次反复循环数次便能达到预期深度。其次,如果在成槽过程中采用钻孔法,需要把整个覆盖面挖掉,才可以进行实施作业。若采取纯挖的方法,则需要将主孔挖到特定深度后在进行浮空挖掘,以防止槽壁失稳的现象。此外在重凿工程中,需要技术和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进行操作,要对重凿的冲击高度、点数进行分析,切勿出现破碎过度的情况。
        2.7加筋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处理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加筋技术,而在使用加筋技术时,需要在地面上平铺一层土工合成材料,达到增加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在地基内部放入具备超强抗拉能力的土工合成材料,在相互摩擦后形成整体,进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8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技术
        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技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操作比较简单,利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比较少,成本相对较低,还能防止各种杂质的污染,比较适用于砂土层和黏土层中的防渗技术的实施。但是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技术的成墙深度较浅,强度不够,这也导致其施工效率比较高,可以一次性进行多个位置的钻入,对整个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的实施时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技术这种防渗技术在具体应用中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需求,应用的价值较高。
        2.9垂直铺设防渗漏施工技术
        此技术主要就是通过利用链斗式挖掘机,将坝体同堤坝进行开槽,然后在槽内部铺设防渗漏塑料膜,从而有效避免防渗漏情况的发生。客观角度来讲,此种技术也属于一种回填防渗技术。在充分利用此技术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熟知该技术的功能特性,在这基础之上,在选择性能时,可以选择可靠的回填料进行使用,并且充分满足堤防防渗性能要求,如:复合墙防渗帷幕,充分发挥出塑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堤防防渗水平,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能够更好地发展。
        结论
        水利工程在居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水利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建筑施工流程复杂,建筑质量更加难以保证,防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更加完善。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做好材料的选择和存放,并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的分析,以保证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的质量,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完善,实现真正的利国利民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1]段凯涛.浅析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2778.
        [2]李燕.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96-97.
        [3]苏敏.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2496.
        [4]高闯,杨小秋,冯爱国.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