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近些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也在不断提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张,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功能性和实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想提高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对工程管理实施信息化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
1.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处理技术的优势
水利信息化处理技术可以让水利信息公开化,实现资源共享,各类信息资源也能够统一管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水利行业已经成为政府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水利信息处理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办公方式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成本投入。通过中心系统查询对信息进行校验,对工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设计的技术不只是能够实现扩展管理,而且也能够满足多途径的数据处理。在过程中,对水利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构建完善的数据库,满足发展的需要。水利信息化处理技术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国家的技术标准之上,联系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编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2.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灌区数据信息管理体系较差
目前,国家虽加强了灌区的信息化建设,但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整个数据信息管理体系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水文监测站因建造时间较久,往往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广泛、获得信息不够充足的情况。在基础水利数据的获得上,不少基层管理部门仍然采用人工获得的方式,一些已经开发的软件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信息采集环节较为薄弱。而信息采集的薄弱又使得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存在差异。在基层部门对于信息管理不够重视、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下,信息积累不可能做到规范及全面化,很多原始的观测数据、前期历史文档资料等也因保存不善而损坏或丢失。
2.2系统的综合集成及共享程度较低
灌区的水利管理信息化涉及的内容包括灌区的方方面面,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系统的相互协调性。但在实际的设计中,鉴于水文信息采集、土壤墒情监测、水资源利用及调度各自存在于自身的系统中,因而相互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无法综合集成在一起,难以为调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此外,目前大多数灌区都能为方便信息资源利用建设各自灌区的局域网,但因为地域间的差异及各地方重视程度的不同,各地终端应用设备及型号同样存在不同,难以统一,在多数计算机系统处于单机运行状态下,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严重制约了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
2.3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不完善
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水利工程的规模巨大,往往有很多不同的承建方参与其中。而承建方的各不相同就直接导致了整个工程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个承建方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态度以及方法不一样,真正实施起来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摩擦和矛盾,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3.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1系统建设
在建立灌溉节水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灌溉数据采集系统。此系统是指建立雨水利用、河渠水测量以及农田墒情采集等计量数据采集系统,进而为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二是泵站、闸门控制系统。针对部分区域中的关键部分而言,需设置专门人员值班,增强对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的管理,进而让工作质量能够得到良好提升;三是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在此系统进行建立的过程中,需要计算灌溉区域的配水量,进行模拟调度,进而为决策工作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四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等。其对信息平台建立的作用在于综合区域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数据库技术的使用,整理与储存数据,增强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在整体构建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时,需要将灌溉区域信息化作为重心,立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以及测量控制及时等,以此来构建完善的系统。系统运行时,应全面采集区域内对于灌溉水的需求。
在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时,促进数据信息可靠性的提升,随后把信息传输到总系统中,通过设计程序处理相关数据,进而结合要求规划出正确的用水措施,实现节约用水以及科学灌溉的目的。另外,灌溉区域信息化系统在设计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监测系统信息组网设计、灌区用水数据采集及传输、数据采集总线路径规划和设计、中心数据机房设计、水位、田间监测要素观测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等。
3.2完善数据库系统
想要实现灌区水利管理工作信息化,构建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是前提基础,通过数据库系统对灌区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很好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从而更好地保证后续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数据库系统具体构建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结合灌区的实际降水情况、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最大洪峰等多方面因素,提前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处理,并以电子格式进行保存,从而为后期数据信息的查阅提供更大的便利。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数据库结构建设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专业人员对灌区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保证水利工程信息分类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结合相关数据库设计理论保证其可以很好地满足灌区水利信息化管理实际要求。
3.3水利基础资料转化
传统灌区水利管理基础资源基本上都是采用较为陈旧的形成和存储模式,最常见的就是照片和纸张形式。随着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水利工程基础资料逐渐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各种数据资料主要通过人工输入和扫描方式收录,并将其导入数据库当中。
3.4完善信息化管理的管控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控系统是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提高水利工程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建立完整的薪资勘测系统,可以精细的对气候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做出准确判断,并且可以进行实施监控,有效地检测发生洪水以及山体滑坡的可能,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措施,为水利工程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3.5推行保障环境建设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以及业务应用建设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有效作用,除了要进行网络管理外,还要加强环保建设。环保建设必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要包括各类环保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施行,同时还要建立水利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多方面的协调机制,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做好自身的环保建设工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预防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结语
每年灌区都需要引入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国家会积极的引入各种类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资源处理是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传统的处理技术耗时长,效果不佳。所以仍需最为先进的信息化处理技术,这项技术优势也是传统技术很难企及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管是处理效果亦或是开支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大范围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忠华.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工程建管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9,41(06):71-72.
[2]韩美琪.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3):125.
[3]刘蓉,胡蓉.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9,9(06):104-105.
[4]王茜,刘永悌,刘永孝.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分析[J].门窗,2019(12):265-266.
[5]蔺宝军,张芮,高彦婷,张帅,王腾飞.灌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规划[J].水利技术监督,2019(03):74-7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