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预制建筑的大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后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有效保证了建筑的高效施工和质量,具有缩短工期、后期维护成本低、绿色环保等特点。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和中国绿色建筑的需要,对推动中国建筑工业化进程有很好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预制建筑的工程造价普遍高于传统的现浇施工方法,不利于预制建筑的发展和推广。然而,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其增加的成本严重制约了预制建筑的推广和应用。从项目成本管理的角度,结合预制建筑的特点,构建增量成本计算体系,考虑预制构件的年设计能力,合理修订预制构件综合单价,实现计算过程的标准化、精确化、简单化和系统化。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增量;成本测算
1、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工厂预制构件生产和现场组装安装为模式,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组装施工、集成装饰和信息管理等特点,并整合了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业务领域。设计、生产制造、现场组装,实现建筑产品建筑生产模式的节能、环保和全周期价值最大化。装配式建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把建筑的各个部分在现场进行直接组装而成的建筑。。所以很多时候,装配式建筑又被称作为预制建筑或者建筑工业化。2026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能达到30%。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正在经历由试点示范向规模化推进转变过程,在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建造成本会比传统方式高出200~500元/平方米,现阶段的大多数装配式建筑项目,还难以达到像国外发达城市那样的标准化程度,各装配式项目的预制构件及其生产模具往往是为该项目量身定做的,很难把模具的价值最大化利用,这是造成装配式建造的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还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或在大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普遍存在。
2、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加工,模具成本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这对于房屋类型标准化和建筑标准化有很高的要求。
2.1 结构成本增量
主要为钢筋混凝土增量,以某项目为例,现浇钢筋混凝土综合单价为1360元/m3(含模板),而预制混凝土构件综合价格约4800元/m3(,同时可减少抹灰,折合混凝土单方250元/m3。混凝土含量为0.36,假设采用50%的装配率,成本增加约为(4800-250-1360)*0.36*50%=574.2元/m2。但此部分成本与构件的生产规模关系较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2.2 起重成本增量
由于组装方式主要是吊装,塔式起重机的成本很大。例如,现浇结构塔吊18000台/月,组装式塔吊50000台,现浇结构7天/层,组装式塔吊5天/层。以30层(480m2 /层,共14400m2)为例,考虑到地下基础的影响,塔吊成本增加约10元/m2。
2.3 场地成本增量
由于考虑到运输、安装等问题,对现场临时道路和堆放场地等因素有很大的需求。然而,这部分增加的成本随着预制建筑的面积而变化很大。
2.4 设计费成本增量
目前,设计院的设计水平相对较弱。预制建筑的二次设计需要由厂家进行,设计费用每平方米增加约15-20元。乙类(7度设防)装配整体式结构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意味着抗震墙需要增加工程量。
2.5 工期成本增量
预制建筑标准层的工期约为5天/层,现浇7天/层,装配式建筑缩短了工期。然而,由于施工图需要45天的二次深入设计,并且需要考虑制造商的模具生产和生产准备的时间,因此缩短时间限制的优势并不明显。
3、装配式建筑成本测算
3.1 成本要素法
以此成本测算法为例进行分析,
3.1.1设计成本增加
特殊设计费的市场价格约为10-20元/平方米。
3.1.2结构增量
目前,许多案例的数据表明,结构的增量成本范围为30-80元/ m2,主要结构增量为6-10kg / m2钢筋,0.03-0.10m3/m2混凝土。
3.1.3措施的增加
目前,施工措施的增量成本在30至50元/米之间。
3.1.4混凝土构件的差价增量
有必要统计历史类似工程的现浇构件综合单价,并调查收集预制构件的市场价格。然后计算两种单一生产方式之间的价格差异。结合以上价格,我们可以得到各种组件的单价差异。
3.2 注意各构件的最大PC率
不同构件的PC率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
(1)有些部位或构件一般只能现浇:非标准层从经济性上考虑不建议做PC,底层结构加强层、核心筒一般不能做PC,楼梯间的楼板、厨卫间楼板、走道等管道密集处的楼板一般是现浇。
(2)有些构件进行PC时一般是叠合构件:楼板、梁、非整体式预制剪力墙(如内浇外挂、单面叠合、双面叠合)。
3.3 公式法测算
当需要快速且精度不高时,也可直接用公式法测量。公式中只需单独计算混凝土构件的差异增量,其余三项可直接取用。公式为:
砼构件的差价增量=体积单价差*混凝土含量*PC率,以上海市2016年PC率为例,取值40%。公式法不能考虑到PC率40%的构件预制方案,而只能以所有构件的加权平均单价进行估算。而实际上我们在PC=40%时一般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楼板、楼梯等构件进行PC。因此,根据公式法进行预测时,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当PC率为40%时,公式法需要向下浮动约10%左右。
4、对装配式建筑成本测算的工作思考
总而言之,建筑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落后的技术和粗放的管理带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以提高质量、效率、绿色、节能和环保。经过跌宕起伏的历史演变,建筑产业化又回到了强势地位,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促进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因此,分解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了解此类预制建筑成本构成和增量成本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加强人员培训和人员的成本测算工作考核,以高素质的人才配置,实现装配式住宅成本测算的优化,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我国新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董继伟. 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刘玮. 装配式建筑项目增量成本控制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3]陈伟,江雪,余杨清,付红阳.装配式建筑工程增量成本测算[J].财会月刊,2018(06):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