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从21世纪初开始,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建筑市场不断扩大。伴随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难度加大。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才能够为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在阐述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的原则和特点基础上,探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质量评价
引言
长期以来,在房地产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问题和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施工技术水平落后、建筑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的现象很普遍。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房地产项目管理负责人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因此,某些管理内容没有在建筑系统中实施,由于对施工质量没有很好的保障,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益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对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从源头上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1、建筑工业化的有关概念
建筑工业化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核心内容可概况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科学化管理。
2、建筑工业化工程质量问题
2.1、预制构件加工制作、运输、堆放的质量问题
预制构件加工制作所产生的表观质量缺陷有缺棱掉角、平整度差及构件表面蜂窝、麻面、孔洞、裂缝、起砂、掉皮等,一般源自于预制构件制作过程时模板拼缝不严漏浆、脱模剂涂刷不均、振捣不足或过度和构件运输途中未采取成品保护措施等原因。对于转角板、外墙板保温层出现的折断、断裂现象往往是发生于构件运输、吊装过程中,或者生产养护不当而导致的。叠合板的裂缝主要由于预制板堆放层数过多,搁置点上下不对齐,或者在吊装作业时吊点的位置和数量与设计不符,吊索未受力等原因造成构件损坏。此外,预制构件浇筑前的隐蔽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还包括钢筋网片漏扎、梁箍筋数量少、锚固钢筋过短、预埋螺栓丝扣未保护、预埋管线位置偏差等问题所致[1]。
2.2、连接和精度问题
因为构件尺寸要求十分精准,施工时应严格根据图纸设计规范操作,避免施工时的构件不能完全闭合。同时,一般操作时无法有效测试浆管的内部情况,所以,预制构件和现浇式承重结构的结点搭接容易出现问题,无法精确预估填充饱满程度。对于纵向连接的墙板,灌浆质量是根据灌注混凝土从板顶的孔中的流出状态判断的,但是,因为构件精度与人员操作很容易造成灌浆孔堵塞以及套筒位置的偏差问题。套筒构件连接时的常见偏差有部分偏离与完全偏离,有时钢筋插入也会出现问题,但是如果偏离很严重,会造成钢筋无法插入,特别是如果完全偏离,虽然可以进行补救,但无法复原到过去的状态,不利于后期的安全使用。
2.3、预埋管线或预埋点位遗漏或定位偏差
预制构件的预埋管线缺少、偏位,会造成现场安装时需在构件上二次凿槽的问题耗工,还容易损伤预制构件。产生管件缺失主要是由于预制构件加工过程中管线未按图施工,或深化设计图纸时疏漏。预埋在构件内的管线位置偏位发生原因为预制构件在加工过程中未按图纸定位固定牢固或振捣不当[2]。
2、建筑工业化工程质量评价对策
2.1、建筑工业化造价控制
在定额计价模式下,建安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构成。
其中人、材、机费用是工程取费的计价基础,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关键;管理费和利润由企业综合考虑自身情况自主计取;规费和税金为不可竞争性费用,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不影响工程造价。由上述案例可得出结论,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是预制混凝土构件及安装,其费用组成对定额计价的影响如下:(1)人工费。建筑工业化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化管理组织工程建设,优化配置机械设备和劳动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现场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而不是大量建筑施工班组,即技术密集度提升,劳动密集度下降;智力劳动增加,体力劳动减少。所以总体人工费会大幅减少,但个人的工资会大幅提高。(2)材料费。工厂化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了建筑主材的消耗;装配化施工的方式,降低了建筑辅材的损耗。(3)施工机具使用费。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机具使用费较传统建筑有所增加。(4)其他费用。由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出厂时已对产品进行了检验试验,因此避免了施工环节再对混凝土材料等进行多次检验试验费。另外,由于施工工期的缩短,因此管理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降低[3]。
2.2、三级质量管理制度
即以班组级、车间级、公司级三级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低、中、高三级不同管理理念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从不同的角度去排除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可能。班组级,即施工班组内应做到自我检查,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进行”原则,做好班组内部的承上启下工作;车间级,即车间施工员级检查,这一级检查较班组级检查无疑提高了一个层次,班组级往往为了产量容易忽视一些工作细节,而车间级检查正好补充了这一部分;公司级,即公司层面对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此一级不仅仅是质量检查,更是质量认定的一环,方便公司自我了解,也方便了解客户对产品满意度的认可。所以落实三级管理制度,有利于装配式预制厂的自我检查,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4]。
2.3、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审核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所以,选择与采购材料时要注重审核:(1)严格根据施工要求选择材料;(2)运输材料时,应通过一定的防护手段尽量防止二次损害材料;(3)实际施工前,应二次检测材料质量,合格了才能继续投入使用。
2.4、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应该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提前对工程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模拟技术判断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装配式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堆放方案专篇、灌浆施工专篇、防水施工专篇、后浇部分施工专篇)、预制构件吊装方案、外围护方案等。预制构件进场验收内容应检查构件标识(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识)、构件上的预埋件、吊点、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构件外观及尺寸偏差是否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严重缺陷等。同时还须复核预制构件产品质量保证文件,包括吊点的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强度等相关内容[5]。
结束语
目前全国各地虽然在大力推广装配式结构,但随着装配式预制厂的增加,质量保证工作却有不足,尤其是后发城市,没有专业协会的监督、引导,质量事故更是频频出现,或是深埋工程之中等待爆发。在今天,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仍然存在很大空间,需要国家继续发布相关政策与完善标准、规范,并正确引导装配式建筑健康的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同时完善设计、生产、施工等通用标准,确立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标准化来实现住宅产业化大潮。
参考文献:
[1]白杨.装配式建筑技术集成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178-179.
[2]曹志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9(06):105-107.
[3]齐骥.实现建筑工业化是全面提升中国建造业水平的必由之路[N].中国建设报,2019-06-27(006).
[4]张慧祺,彭涛.建筑工业化时代的成本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40-41.
[5]范村莹,刘长华,李雅婷.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集成应用[J].居舍,2019(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