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伴随大量的资金消耗,同时因为公路工程内工作内容繁琐、工作量大。想要有效的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就要从工、料、机方面入手,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使用项目资源。若是不对其严格控制则极有可能造成资源成本浪费,不仅降低了整体施工质量,也使得项目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本文从管理意义和成本管理措施方面,探索如何在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妥善进行成本管理工作。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1.1成本管理能够推动项目工程按计划进行
对于公路施工项目来说,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则是需耗费大量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成本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分配、监管、协调、控制资金、资源的消耗。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流程往往会或多或少被成本管理左右,因此要想顺利推动项目工程持续开展,则必须重视成本管理的地位。不仅如此,资金和成本按计划有序地投入,也是项目进度有序推进的重要标志。
1.2进行成本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消耗
整个项目要想按预期设计顺利开展,成本管理质量的高低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施工单位还能通过成本管理及时排查出施工环节内存在的错误,便于采取措施及时应对,以此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1.3进行成本管理可以增强工程整体效益
严格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够缩小实际施工结果与预想结果的差距,而真实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目标的影响。所以,项目单位必须不断增强管理力度、严格管理,才能实现降低经济成本、提升工程整体质量的效果。
.png)
图1 成本管理体系图。
2、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措施
2.1加强招投标工作管理力度,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管理
通常情况下,招投标工作对整个项目来说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项目是否能够开始,一般以业主向外界进行招标、开标、竞标之类的形式,来选择最合适的项目单位,并以业内相关标准、流程进行合同签订,从而明确甲乙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在整个招标过程中,业主应自觉遵从国家规定,确保其过程透明化,严禁违规操作,以此保障成本管理最优。投标前需要进行项目成本分析,明确投标目的,做好项目盈利能力分析,避免盲目投标造成项目经营管理困境。
2.2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减少合同风险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减少经济方面带来的一些麻烦和纠缠,因此制定合理有效、严谨的合同,可以作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和协调的依据,降低合同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合同涉及的内容越全面越好,最好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对于可能出现的索赔情况要标注清晰,各个物资的使用要标记价款。施工阶段一旦出现合同可以调整的条款,要及时有效的更新相关内容,对合同的管理要做到及时跟进、增补有序,相关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的动态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监测到位。
2.3科学组织项目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合理调配、控制工程施工能够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以此推动项目的有序开展、并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因此,项目单位应对工程进行分析,明确其特性与要求,全面、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施工活动,增强各流程的衔接紧密性,促进平行作业、交叉作业以及流水作业的有序进行,尽可能避免出现疏漏。与此同时,项目单位还应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做好做细项目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方面工作。注重管理人力资源、机械设备、资源材料等的分配,以保证项目健康开。最后,项目单位应总结之前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充分考虑经济效益与技术可行性之间的关系,并在施工中运用PDCA动态控制方法,及时检查、总结、分析、改进,在全过程进行动态化成本管理,若发现偏离则需及时进行修改,以保障最终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2.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人员
在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拥有一支资质雄厚、实力较强施工队伍,犹如如虎添翼、可以有效的指导施工的各个环节[1]。由于施工人员的来源不同,没有经过有效长期的训练,工作水平存在差异,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施工规模要求、技术要求等实际情况,选择一支信誉良好、工作效率高、技术熟练的承包队伍。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素质、有效的工作效率、较强的工作技术,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对工程的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5合理供应施工材料,开源节流,降低材料消耗量
要想控制成本主要需控制资源消耗与控制选材价格。采购过程中应结合进度安排,衡量其资源的综合价值,提前做好资源储备,避免出现材料缺失、耽误施工进度的情况。同时在选材过程中需要对比不同商家给出的价格,选择最合适的商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若实际情况需要也可通过招标完成采购。除此之外,项目单位应对材料进行严格验收,并提前储备,尽可能避免出现施工过程中发现材料不合格的问题,以此减少二次搬运、资源浪费等问题发生的概率,从而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效果
2.6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加强索赔管理
施工阶段,事先制定的方案可能会因为水文地质、周围环境等因素,需要对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变更。变更不当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施工进度懈怠、施工材料浪费,最终导致施工费用大大增加,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工程变更控制与管理[2]。一旦工程发生变更,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更新变更以后的相关项目与工作量,并和之前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对原来的工作计划影响是否比较大,做好变更的经济分析、技术分析、进度分析等。如果工作量较大且处于关键工序上,则需要施工单位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方案和相关措施,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把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有效衔接起来。相关人员应该妥善保存变更的相关技术、影像等资料,为以后工程结算提供依据。
2.7优化配置施工机械,提高设备利用率
项目单位在选择施工设备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其工作进度推进、施工质量以及设备自身性能等选择最适宜的设施设备。在施工的同时需注重经济规划,提前计划、科学调配各个机械设施的使用,提升设施的使用效率、尽可能避免出现设施闲置浪费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也至关重要,只有确保设备性能无异常才能提升其工作效率、减小能耗[3]。最后,任何一项成本控制均需建立在施工质量达标、施工现场安全的基础上,因此,施工单位还需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尽可能减小不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此节省经济成本。
2.8加强工程竣工结算,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整个项目结束并不代表成本管理全部完成,项目单位还需派遣专业人员对工程进行结算分析。初审完成后需提交至监察或审计机关再次对其审计,一旦查出存在违规则应按标准给予对应责任部门惩罚[4]。同时,规划部门对其进行审查过程中,假设发现违规行为同样需对有关部门追责。在整个公路项目中,工程结算可以被视为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而相关部门应自觉担负其责任。按照相应规定进行结算审核,严禁结算内容出现虚假、遗漏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结算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施工成本真正得到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中,若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成本管理不仅可以保障整体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更能够促进项目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项目单位长期健康发展。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成本管理抱有足够的重视,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案以保证其管理达到预想标准,从而推动我国公路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媛,温弦.公路工程施工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1):194-195.
[2]战晓娜.公路工程施工阶段计划合同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12):193-194.
[3]邹青.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研究[J].低碳世界,2018(06):302-303.
[4]李妍.公路施工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手段[J].交通世界,2017(2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