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均衡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8期   作者:陈新岚
[导读]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的重点性话题。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的重点性话题。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切实保障城市交通的有序及合理布局,应当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总结和优化,有效解除制约性因素,提升城市发展文明水平以及城市质量,对促使社会实现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均衡;道路交通规划
        引言
        道路是车辆和行人出行的基础设施,道路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主动脉,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人口也与日俱增,城市道路交通难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直接导致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严重。
        1道路需求特征分析
        1.1需求的弹性
        道路交通需求与道路实测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道路流量因道路交通状态的不同表现出差异,不能时刻反映真实的道路交通需求。道路交通需求是无法从路网系统的割裂分析的,当道路处于畅通状态,而周边路网存在交通压力,相邻道路流量将会向畅通道路聚集,造成道路实测流量被放大;当道路存在交通瓶颈时,下游路段因上游瓶颈的约束,道路实测流量被屏蔽。在道路交通规划中,若仅仅以实测流量作为规划依据,则可能造成道路资源浪费和交通拥堵转移。对于交通需求被屏蔽的路段,道路可能存在能力规划不足,当上游瓶颈消除后,其流量得以释放,增加了下游路段的交通压力,可能存在拥堵转移和蔓延。对于交通需求被放大的路段,道路可能存在规划功能定位偏差,对整个路网系统的构建造成干扰。由此分析,考虑道路流量的动态变化,在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一方面需结合实测流量分析现状交通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在各个路段、节点能力完全释放条件下的路网真实流量需求。从路网系统的角度,分析道路交通需求的构成和疏解情况。
        1.2需求的差异性
        道路交通需求往往根据路网系统及周边用地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表现在路段流量上,一条道路因其服务的对象和范围差异,各段流量需求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则表现在需求功能上的差异,一条道路因其出行特征各异,局部路段需求可能以快速通行为主,局部路段需求可能以便捷连通为主。需求量对应着道路的通行能力,规划车道数需与需求量匹配,需求量的差异则对应了道路车道数的差异;道路功能需求对应着道路功能定位,决定着道路交通组织和沿线开口管理,功能需求各异对应了道路标准的差异。道路车道数和道路标准需求的差异打破了传统道路“木桶效应”的认知,也挑战了“一个标准拉到底”的系统操作理念。在道路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各路段的需求构成,保障不同需求均有途可依,在各自系统内寻求内部均衡和能力匹配。
        1.3需求的复合性
        道路交通需求的差异势必会造成不同交通需求流量共用通道,一个路段将承载多种功能的交通需求。多种交通功能复合在同一通道,不仅增加了通道流量压力,同时复杂了不同交通功能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关系。不同功能流量相依相存却又相互竞争,道路资源的划分将成为复合通道规划的关键。在复合通道中,内部交通与过境交通交互影响,内部交通不畅将影响过境交通效率;外部交通拥挤则势必会影响内部交通通畅。在复合通道的规划中,保障交通系统“内畅外联”一方面需保障不同功能流量道路资源能力的匹配,即各个功能车道数与流量匹配,另一方面,需合理分离不同功能交通流,减少交通交织。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措施
        2.1与城市改建相互协调
        虽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针对的是道路,但也不能将其孤立,要立足城市发展情况,和城市改建建立密切联系,基于城市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制定道路交通规划。换言之,在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时应按照城市的改造建设方案进行统筹考虑,在满足城市改建需求的同时适应道路交通需要,促进两者的协调,提升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有效性。例如在城市道路网络规划中开辟新的道路时应考虑线型走向和沿线景观,尽可能避开已经建成的半永久性、永久性建筑,有效保护宗教建筑、文化古迹等;充分考虑旧城道路的现状,充分利用、合理改造,既有远见又不盲目扩建,促使新建区域和扩建区域的道路交通网络很好地衔接旧城区现有的道路;想办法破解旧城区一些道路交通网络的瓶颈,在改建环节反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兼顾展现民族风貌,保护好有保存价值的街道、建筑等。
        2.2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
        随着城市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日益普遍,很多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源和道路交通规划建设出现大大小小的矛盾,应尽量使用现有土地资源,采取修缮、增加支路、拓宽干道等方式缓解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时不能为了短期利益一味选择近期规划,要站在历史高度看问题,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中务必要体现战略的稳定性、远期性,考虑土地利用和道路交通的适应性,通过大容量公交或轨道交通支撑城市扩展空间,发展外围中心,弱化道路交通建设的盲目性,减小冗余度;加强常规公交的发展,提升其广度和深度,全力支持公交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一体化、立体化的城市交通枢纽,对机动车拥有量、使用量等进行合理控制;注重设计交通系统,挖掘城市道路网络的容量,把城市交通管理、公交管理、交通控制、出行信息服务、营运车辆管理等系统综合起来进行规划建设。
        2.3完善各类型道路建设
        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时应在统筹考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完善各类道路,建立有效的、完整的交通体系,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达性。第一,快速路建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用地窄长(长度大于30km)的带状城市一般可以建设快速路,并和其他干路构成系统,便捷联系城市对外公路。例如原则上快速路的断面不规划非机动车道,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在对外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可在双向车道中间规划隔离带,尽可能减少和其他道路的交汇,保证行车安全;不应在快速路两侧规划大型公共建筑,如不可避免,应将其设置在次干路上,如果快速路穿过人流集中地段,还要规划人行地道或天桥。第二,主干路。它通常是城市的交通要道,断面应规划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道行驶,两个交叉口的分隔带适宜连续,防止行人横跨道路;主干路两侧应尽量减少公共建筑出入口,如不可避免时应经过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严格审批。第三,次干路。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次干路相当于区级道路,可以在两侧规划公共建筑,设置停车场和公交站点、出租车服务站。第四,支路。它可以连接平行于快速路的主干路、次干路,但不能直接连接快速路,并促使公交线路正常通行。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新理念指出道路规划发展绿色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方式。这就要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时注重路网综合设计与规划,在原有交通主干路的基础上增加快速路、窄马路,构建完善的城市道路交网路,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达性,为自行车出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创造良好的出现条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绿色出行,合理利用城市道路交通资源,保证主干路城市血液大动脉的畅通,促进城市秩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敬宇,刘孟林.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169-170.
        [2]陈康.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法[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20(09):122-123.
        [3]刘众.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及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