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类型也逐渐不断增加,然而在工程不断增加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损失已经从根本上违背了建设企业本身的意愿,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阻碍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所以,如何根据我国工程管理现状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已成为工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管理;发展现状;问题
引言
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如何保证项目施工安全、有效的进行,是我国所有建筑企业都需要注意的问题。迈入了21世纪以后,时代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以及建设企业施工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的提升,使得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而施工过程要求的提高,则意味着施工管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当下的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系,实现建设工程的高效进行。
1.我国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项目工程管理在我国具备悠久的发展历史,并非在近现代才产生,我国古代工程项目众多,例如较为闻名的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这些工程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建设工程普遍具备广阔的规模和高超的技术需求,其管理模式自然也会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虽然我国工程起步较早,然而工程管理模式理念形成时间要远远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研发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建设工程发展领域相契合的工程管理方法,并在建设领域的飞速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2.我国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理论研究不足。由于我国项目管理模式起步较晚,即使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其管理体系仍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究其原因,则还是由于建设企业对于工程管理采取轻视态度,对项目管理模式的定义和范围存在一定的侠义理解,不能充分并深刻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特征,且政府出台的有关管理政策也和实际工程内容脱节,进而使得建设工程实际管理中漏洞百出。
2.2 工程管理不够到位。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对于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对管理系统的、全面的认识,仅仅针对施工这一阶段进行管理,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且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建设工程的材料采购人员没有按照国家的设计标准来进行采购,甚至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不合格的材料作为工程的基础材料,这使材料本身就存在着很严重的质量缺陷。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施工人员本身的不负责任造成的,在其施工时完全不按照标准施工,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责任意识也不足,对于施工的监督和管理过于松懈,最终导致施工管理难以实现,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管理人员都是靠着关系或者凭借高层的喜好进行到管理层,管理者甚至都不懂管理方面的知识,就一头扎进管理层中,进而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机构出现较大的问题。
2.3 设备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施工工艺也在不断的更新,迈入信息化时代以后,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涌入了建筑工程程行业,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但是带来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同时,也对土木工程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跨度钢结构的应用、巨量混凝土浇灌、大型施工设备的安装已经让设备管理制度变得相当滞后,如今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2.4 施工进度管理落后。建筑工程具有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不确定性,常常会出现施工进度延迟的情况,这种情况轻则增加项目的建设成本,让整个项目陷入无法预料的失控状态。而造成施工进度延迟现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环境影响、工程管理中出现失误、工期临时变化等等,这些不确定情况都会使得工程的实际进度落后于预期进度,造成工期延迟。
3.我国工程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措施
3.1 实现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设备标准化管理就是让施工企业按照相应的标准引进相应的施工设备,这些设备首先要能够安全使用,然后就是要便于安装和能够重复使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以便于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3.2 对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就是把工程控制作为核心手段,对工程进行全工程的监督,控制好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能够按时完成进而全面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在工程进度上的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建设周期、项目的内容和工程的施工顺序等方面,具体可以对每个极端进行划分精确到各个阶段,利用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工程的合理性。比如在工程建筑和实际进度计划存在出入时,要及时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土木工程项目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3.3 加强现场监察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到现场进行监察,以此来获得相应的测量数据,判断设计是否符合施工规范。比如工程的基本数据、钢筋的规格和地基深度等数据,这些数据都需要管理人员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把握。在测量完这些数据以后,工程管理人员要将结果通知给施工单位,以免施工中出现一丝差错漏洞。而对于那些超出误差范围或者影响施工的部位,则需要施工单位进行相应的整改,提出整改方案,并对该整改方案进行复查,保证其不会出现问题后方可予以执行。
3.4 完善安全化标准领导机构。组建安全标准化领导机构同样是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对各个施工分项目和交叉项目都要相当重视,且每一个施工层次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领导机构,以确保安全施工管理体系的全面落实,管理单位要在制度落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究和完善,在每一层次的安全管理领导机构中,都需要安排一个项目总负责人,企业要明确负责人的主要管理职责,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
3.5 加大管理体系落实力度。建筑施工永远都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我们首先就需要考虑的。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施工计划时,都是要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策划。在进行项目的实际管理时,要规划好施工顺序和方法,如果出现施工人员违背管理制度的情况,管理人员应该立即阻止,以防发生安全事故。机械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定期检查,其安放位置是否准确、质量是否过关、操作人员是否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等。
3.6 集成化管理。由于建设工程普遍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因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需要管理人员积极汲取现代化管理经验,采用集成化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工程各项资源,达到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最优化应用。
4.总结
这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一直在高速发展,但是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较为常见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滞后、进度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等,给企业乃至社会都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所以,这需要建筑企业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大对管理资金投入,创新管理体系,进而打造出一个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洁,张栋杰.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发展的研究[J].科技风,2015(23):169.
[2]唐容容,柯君行,黄霄.浅析我国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6(02):289-290.
[3]龙江.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门窗,2015,04:78+80.
[4]杨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城市建设,2014(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