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造价预算管理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科学性,还能为工程设计优化提供参考,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中,预算超标情况屡见不鲜。本文将对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并提出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控制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原因;控制对策
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工程造价高的特点,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因素比较复杂,为了能够对资金加以有效利用,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有效控制,通常采用造价预算管理方式,对工程各项资金使用进行科学管理。而在实际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算超标情况时有发生,给工程管理带来较大风险。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相关概述
1.1 建筑工程预算的内涵
建筑工程预算是在对建筑工程项目在一定周期内对资金收支情况制定的计划,建筑工程预算不仅是工程项目各环节成本控制的目标,也是建筑工程招投标报价的主要依据。工程造价预算是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根据施工图制定出的造价控制方案,建筑工程预算通常包括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两方面内容。
1.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
1.2.1 确保施工的科学性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需要根据施工图对工程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人工、工程材料以及设备数量的消耗定额,以此作为工程施工的衡量标准编制预算定额,然后结合建筑工程不同子项目进行细分,计算出单一的工程项目预算定额,以此作为工程施工阶段的标准和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工程预算进行合理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各环节组织和管理进行指导。因此,采用工程预算管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性。
1.2.2 实现成本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形成施工图纸,并根据施工图纸出具工程相关的材料定额。预算人员根据设计出具的图纸和材料定额,计算工作量和所需各类费用,以此作为材料采购、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依据,各部门费用支出不得超出预算,否则需要履行超预算审批手续。通过这种预算管理方式,能够促使各部门工作人员提高成本意识,在采购和施工环节中,对各类活动进行合理调整,从而让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1.2.3 为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工程预算为各项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成本目标,各部门需要围绕共同的成本目标进行工作方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工程预算也为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具有较大影响,据有关数据表明,结构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率高达70%以上,通过工程预算管理,能够促进设计工作精细化,对工程每个细节精打细算,从而降低工程整体成本。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
2.1 概预算编制原因
2.1.1 编制深度不同
建筑工程从立项到工程预算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先后经历项目投资时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才能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预算。设计工作经历了从概括到具体的过程,工程量计算也从粗略到细化,不同阶段中,估算、概算和预算要求的深度不同,而其中许多影响因素是在概预算中无法充分预料的,因此,造成工程造价预算超标情况的发生。
2.1.2 编制依据差异
无论是概算还是预算,都需要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将技术文件和经济文件作为主要编制依据,其中,建筑项目工程量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概算和预算的编制处于不同阶段,选用的定额不同;概算阶段所用图纸是初步设计图,而预算所用图纸是施工图,工程量计算所用的图纸也存在差异,工程量会由于阶段不同而产生变化,从而加大了概算和预算之间的差距,造成工程造价预算超标。
2.3 市场环境原因
2.3.1 人工成本增加
建筑工程造价中,人工费用占有较大比重,通常所占比例为12-15%,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人工成本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
首先,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大多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他们为了能够改善家庭经济环境,提高家庭收入而选择外出打工,继而加入到建筑施工队伍中。而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了农村产业化调整,农村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猛,许多农民工改变了原有的打工方式,选择在农村就业,农民工数量每年均在不同程度减少。
其次,人工成本受到社会环境变化影响也比较大。例如:自从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疫情防控意识不断增强,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思想逐渐弱化,进而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导致建筑行业人力市场出现供需关系失衡的局面,造成人工成本的提升[1]。
2.3.2 材料价格波动
建筑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预算具有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材料价格处于波动状态。一方面,建筑工程所用材料生产过程对传统能源依赖性较强,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建筑材料生产[规模受到一定限制,生产成本相应提升;此外,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也产生一定的骨牌效应,给我国建材市场带来一定的波动,造成不同阶段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而导致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超标。
2.4 工程设计原因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通常将施工阶段作为管理重点,而忽视了设计环节在工程造价预算中产生的影响。设计图纸是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具体描述,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决定了图纸和定额表达的准确性。受到设计能力以及设计师对建筑工程综合因素把握情况的影响,设计过程中的变更情况出现较为频繁。工程预算以施工图作为主要依据,设计变更必然将导致预算的更改,进而增大了工程预算超标几率。
2.5 人为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企业大多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工程项目,一些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采用人为方式压低投标报价,然后通过理赔以及抬高增补报价方式谋求工程利润,造成工程预算脱离实际,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标。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控制对策
3.1 提高预算人员综合素质
我国进入到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许多建筑工程企业正处于摆脱传统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型阶段。建筑工程企业一方面要加强预算人才培养,积极鼓励预算人员深入工程施工现场,对施工环境、施工方案以及人员配置和材料利用情况深入了解,从而提升工程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工程企业内部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避免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失范行为,从而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造价预算超标。
3.2 加强设计阶段预算管理
施工图和设计定额是工程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也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以往的预算管理中常常忽略设计环节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施工环节,进而造成工程预算超标。要加强工程预算超标控制,需要加强设计管理,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改变以往先画图、后计算的设计模式,实现设计的精细化,以此,提升设计工作质量,减少设计变更频次,降低工程预算更改几率。从而提高工程预算的指导效力[2]。
3.3 加强市场价格变化监测
要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加强市场价格的监测。市场价格是影响工程预算的主要因素,对市场价格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市场价格变化规律,提升预算员市场价格预判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工程预算准确性,提升工程预算管理的指导效力。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采用预算管理有助于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规范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促进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精细化发展。加强工程造价预算超标控制研究,将提升工程预算准确性,促进工程预算指导效力的充分发挥,从而提升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春霞.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居业,2017(9):176-176.贺子涵;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No.511(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