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手法在建筑的实际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轴线设计是对对建筑形体的空间进行逻辑组织的重要工具,其设计手法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进行应用和发挥。研究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实现轴线设计手法的诸多功能,使得建筑设计适应现代社会技术的审美变化,获得可持续的水平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轴线设计手法;应用
1、前言
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性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受设计技术局限、材料及设备市场环境复杂以及建筑物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物的建筑设计效果并未得到目标要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采用科学合理的轴线设计,并通过分析其场地条件,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价值。这样一来,建筑设计中的轴线设计手法应用,就能以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状态服务于实践,以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进程。
2、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协调性
建筑结构所处的环境指的就是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情况,其外部空间环境秩序是通过历史发展进程慢慢形成的,所以其总是具有维持原有结构秩序的一种趋向,尽管这种趋向确保了结构秩序的稳定性,可同时也对建筑轴线的设计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建筑轴线的设计应该确保建筑物和环境之间互相协调,在实际的设计当中,不但应该和环境实现协调,还应该和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包括整个时代的背景进行协调,实现人们在审美上的需求。
2.2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原则,其则是利用建筑轴线设计能够把建筑自身结构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在这一前提下就能够建立一个整体的秩序框架。建立这个框架应该确保建筑轴线设计植根于建筑结构所在的环境体系中,保证可以把建筑整体结构包括所处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接着就应该对建立起来的整体秩序框架实施创造发展,令其可以和城市的环境相关联,对整个外部空间实施有机整合。
2.3有机性
关于建筑轴线设计中的有机性原则,其主要指的是在轴线设计中,能够表现出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以及能力。在整个建筑轴线设计中,要可以表现出建筑持续变化性以及发展能力。在整个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联性,传承区域文化的活力。
3、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应用控制策略
某建筑物位于我国贵州省,由于当地同类建筑较少,大多沿用旧式建筑形式,因此,工程建设人员采用了轴线设计手法进行建筑设计控制。因建筑场地位于该城市的中心区域,且周边建有众多商业建筑与公共设施,使得没有整体性规划的建筑群降低了城市地域图底关系与肌理的丰富性。为此,工程建设人员应从场地条件入手进行分析,以提高其与城市周边环境与建筑形态的和谐统一效果。
3.1轴线设计应用——基于建筑场地环境
3.1.1总平面功能
由于该建筑物建成用于文化馆,因此,总平面功能设计应综合考虑主入口与门厅位置交通流线分流与布置、室外交通、使用空间区分以及功能特殊要求等。即轴线设计人员应从大的关系角度入手,来提高建筑物设计使用的整体性,进而避免后续设计内容因受到影响出现不合理问题。
3.1.2场地平面形态
经对以往建筑设计应用轴线设计手法过程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场地形态会对建筑总平面设计造成较大影响。由于本建筑工程处在L形的地块中,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将大部分的功能区放置在场地的东北角。此情况,使建筑的平面布局受到一定限制,为此,轴线设计人员可借鉴相似建筑平面形态,进行地形调整。
3.1.3周边环境影响
研究表明,建筑物轴线设计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轴线、景观、特殊要求以及交通。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要考虑到建筑与周边轴线的关系,以确定设计控制对策;景观,则是指,建筑产生景观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殊要求是指,周边环境对建筑物建设使用提出的军事或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交通是指,考虑到建筑物建成使用的经济因素,以提高交通组织设计的便捷性。对于本建筑物轴线设计环境来说,其在景观方面,应根据东边的城市文化广场,以综合考量场地与建筑的视线联系。这样一来,就能使建筑设计处理的立面效果达到设计目标要求。例如,可在周边建筑轴线与建筑的交汇处,设置一面月亮墙,既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内海,还完成了轴线的收尾。
3.2轴线设计应用——建筑内部功能与空间组织
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在考量场地环境,确定总平面与体块方案前,还要对建筑功能进行实现与把控。对于文化馆建筑来说,其可采用分散式的布局,来提高建筑设计布局的科学合理性。此过程,设计人员应围绕轴线中心,即展览来进行空间布置。
该文化馆建筑物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功能分区,即展馆、办公区、文化活动区、休闲娱乐区等。经分析调整,将核心区域确定为文化活动区,即包含多功能厅、音乐工作室以及舞蹈排练室等。基于此,轴线设计人员应根据动静与人为流线进行分析,即将若干使用功能相似,或是使用人群性质相似的功能区进行组团处理。再加上,建筑设计为分散式,相关人员可将这些功能组分配到几个独立的建筑体块中。如此,再用玻璃展览组织的交通空间将其连接起来,以实现轴线布局中心的设计控制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完建筑物整体的功能分区后,就可着手设置建筑空间组合。目前,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法有两种,即空间构成法与空间组织法。其中空间构成是指,每个单体空间的形式确定;空间组织是指,将各部分空间功能与单体造型组织起来,以形成美观统一的建筑。但由于空间组织的联系是由独立的交通空间进行设计控制的,而交通空间在建筑空间内存在变化。即无论是作用于平面转折还是高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为此,设计人员应结合实现进行设置,以保证轴线设计作用于建筑内部功能与空间组织过程的科学合理性。
3.3轴线设计应用——空间层次
对于建筑空间层次的构建,应将构成轴线的要素通过适当的安排,以体现变化韵律,进而形成序列感与节奏感。这里的空间要素是指:通过穿插、连通、相互交融以及渗透等方式,来丰富建筑空间使用的丰富感。这样一来,建筑使用者就可在轴线组织的空间层次环境中,感受到建筑的秩序首先,在采用纵向断开与分离的空间层次塑造方法时,应转换传统的“叙事诗”式的平面布置,以体现建筑物建设使用的意境与美观效果。对于轴线垂直向度上的构成要素,应在空间上进行断开处理,即利用一条轴线,将建筑场地分割为两个部分,左边用以辅助,应采用自由形态;右边用以主体,应严格按照对称设计,来延续城市的尺度与肌理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设计的轴线设计应从周边环境与场地出发,即通过确定场地与周边环境关系,来确定建筑物建设使用的控制线。这里的关系是指:交通关系、视线关系以及形态关系等。这样一来,轴线在建筑物中作用,既可以是看得见的实体体块,也是感觉到的虚体空间。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将这一设计手段,更多地作用于建筑物的平面与造型,进而提高建筑物的空间秩序感与造型趣味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轴线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核心,是进行后续建筑建设的基础,也代表了该建筑是否具有视觉重心,从而保证了建筑的设计感。轴线设计手法对建筑设计有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充分对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环境进行考虑,将轴线设计手法的精髓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使得建筑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郑远莹.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7):89~90.
[2]王海澜,刘世岳.轴线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