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   作者:李阳
[导读] 要认真总结档案工作好的经验,准确把握档案工作特点和规律

        摘要:要认真总结档案工作好的经验,准确把握档案工作特点和规律,用新观念新思路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使档案事业保持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档案;管理;思考

        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件形成工作是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虽然文件形成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各有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件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件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环节。另外,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而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档案利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档案利用水准的基础。
         1档案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
         1.1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较低
        在当今社会,我们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虽然有相应的宣传,但是宣传后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仍然达不到当今社会要求的标准,不能充分适应当今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熟悉档案的内容和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工作的人员十分稀缺。
         1.2档案的收集、整理不够齐全完整
        由于档案知识普及的不够全面,很多人认为只有上级来文,红头文件才是档案,致使有些档案不能被归档保存。档案收集、整理的不齐全,不单单是档案人员的问题,与其它业务人员关系极为密切。例如声像档案,很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负责摄影、录音的工作人员,认为拍完,录完就算完成任务了,根本就没想到归档。另一种是部分人误以为谁拍的照片就归谁,由于全局观念、档案意识的缺乏,致使部分声像档案长期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不移交档案室统一保存。特别是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造成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
         1.3档案制度不健全,资料保管不善
        很多机关单位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和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有的虽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执行不严,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整理不及时,文件资料堆积如山,丢失严重;档案管理混乱,致使其他干部或闲杂人员可以随意进入档案室查找资料和借阅档案,借出的档案又不履行任何手续,有借无还时而有之,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经常存在2-3年整理一次档案的情况。同时,很多单位的档案人员变动频繁,导致档案工作不能保持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档案管理工作措施
         2.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联系着整个公司的运营和进步,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够体现出一个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才能推进档案的科技化和现代化的进步,但是想要熟悉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分步进行。首先,作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来说,要熟悉基本的档案管理操作,档案的接收、整理、分享这些过程需要仔细把控,并且在他人利用档案的过程要谨慎借阅,在招聘方面应该大力引进一些技术型人才,多招聘一些专业知识牢固的档案管理专业的人才,在老员工方面,多多为老员工渗透档案管理类的知识,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潮流当中,新兴领域的不断兴起,导致了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也要面临更新的挑战,所以身为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当今社会的各种难关,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知识素养,运用新时代的崭新产物来改进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举一反三、单一到多向的华丽转型,并且扎实地进行新时代的学习。
         2.2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现代化
        (1)加强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拓宽知识层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2)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计算机将以前手动检索查阅名录的方式改变为计算机检索查阅,大大的减少了查找名录的时间。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3创新工作思维,提高档案利用率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将各种传统介质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转换为数字化的、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息,组织加工整合成各种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然后通过网络和信息系统提供快捷方便的档案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和干部人事工作的管理效率。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努力练好基本功,熟悉业务,当好活字典。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把熟悉“家底”当成自己的天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配置适宜档案保存的设施,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整理、保管档案,防止档案的破损、腿色、霉变和散失,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并对重要的和珍贵的档案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的保密政策,严防泄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及时、准确、周到的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者要认识到干部档案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干部档案的重大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件形成工作是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虽然文件形成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各有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件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件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环节。另外,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
         2.4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硬件的建设,存放档案必须有专门库房,并设有专柜便于查找,做到科学管理,排列整齐,并健全检索工具。库房要经常通风,做到整洁卫生,库房内不准吸烟,以免发生火灾,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光,以确保安全和延长档案寿命。其次,建立档案工作网络,由领导负责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应该制定专人管理文书档案和业务档案,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主要业务活动,以便对业务档案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促使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能够及时立卷和定期向档案室归档。归档的文件材料,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案卷标题简明确切,便于保管和利用。最后要严格有关的档案借阅手续,杜绝档案乱借乱发,防止分散流失。
         2.5实现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完善和优化档案网络系统相关设备,如服务器、刻录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等,在健全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之下,避免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信息保密之问的矛盾,并注重对非结构性数据的合理利用,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全方位管理和开发。同时,要增强网络化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网络化知识、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之成为档案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的队伍保证。
         3结束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要从思想上、制度体系上加以完善和优化,较好地实现对电子档案信息的信息化收集、整理和存储,提升档案检索、开发、利用的效率,提升档案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水平。总之,档案管理是各单位工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档案工作做好了,会使以后工作有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因势利导,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同筠.关于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兰台世界,2020(S1):63-64.
        [2]李恒英.关于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9,26(06):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