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李法瑶
[导读] 随着经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摘要:随着经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但是,随着当前阶段人口上涨速度过快,城市人口涌入过多,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紧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从传统的矮层建筑物提升到高层和超建筑,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把握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就会导致整个楼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威胁到居住在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把控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相比于普通建筑来说,建筑不仅在垂直面上高度更高,其主体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在工程建造上也更加困难,尤其在主体结构当中,要求更加严格,对于建筑质量与性能也是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需要不断引进和应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与设施,对整体技术进行系统性分析,侧重于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加强施工技术手段,不断加强管理与控制,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地将建筑的主体结构安全稳定性提高。
        1建筑主体结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建筑主体结构占据重要位置,其关乎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功能。近些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建筑功能多样性,随之主体结构形式也愈发多样,在实际施工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手段来进行主体施工,保证其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所谓建筑主体结构指是指建筑地基之上的部分,地基是承受建筑荷载的主要部分,在具体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建筑地基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保障地基能够完全承受建筑整体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建筑地基,其二是建筑主体结构,所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和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选购钢筋
        钢筋作为钢筋工程中主要的材料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施工企业对钢筋的选购环节进行重视,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要求进行,并确保钢筋材料能够达到相应标准。在钢筋到达施工现场前,需要施工人员以抽样检查的方法对钢筋的型号以及强度进行仔细的核查,如果钢筋的质量能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就可以进入施工现场了,相反,就应对材料进行重新选购。
        2.2钢筋加工制作
        在进行钢筋工程施工前,应按照实际的施工需求把半成品的钢筋加工为成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还能够提高钢筋的精度。与此同时,还应仔细检查钢筋材料的连接位置处,并对其进行加固。在进行钢筋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的形状与尺寸进行加工,当加工环节完成之后,需要确保这些半成品的形状与尺寸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在钢筋焊接过程中,需要焊接工人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上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焊接的质量。当钢筋焊接环节完成后,需要以抽样的形式对其进行检测,若检测过关,就可应用到施工中。
        2.3钢筋绑扎
        经过严格的验收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才可以对合格的半成品钢筋进行绑扎。那么,在绑扎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需要根据料单和设计图纸进行材料检验,若符合相应的要求和规范,就可以进入绑扎环节。在实际的绑扎环节中,首先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对保护层进行预留,需要控制好保护层的厚度,避免出现负误差,还要注意绑扎时使用的铅丝不能接触到模板;其次,在保护层预留和设置时,需要利用垫块来垫起钢筋,不需要使用铁钉对其进行固定;最后,还应在模板上使用专门的卡子来固定钢筋,以免钢筋在模板中出现偏移问题,卡子之间的距离应为0.50m。


        2.4钢筋连接
        对于钢筋连接,主要包括搭接接头和对焊接头两种。搭接焊接头主要应用在局部施工较困难的位置,在钢筋焊接之前,应按照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只有试焊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焊接。另外,需要相应的焊接人员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能够熟练的掌握焊接方法和工艺。在安装前,需要施工人员准备好相应的施工工具,并由具有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完成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施工中的重、难点部分,相应的施工人员应树立正确的安全保护意识。另外,还应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对钢筋保护层的长度、厚度、数量以及等级进行确定。
        2.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若想确保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选取恰当的混凝土搅拌站十分关键,且要一一明确混凝土强度、添加剂类型以及粗集料粒径等指标。其中,在对混凝土工程正式施工以前,要全面检测预拌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在具体试验中一般应用的是双控标准,通俗地说就是供需方均依据对应的标准来进行取样试验。且在具体施工中,无论是建筑地上工程,还是建筑地下工程,均需要应用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手段。
        2.2.1底板浇筑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若是在底板上平铺混凝土管道,则需要应用边浇筑边拆管的办法进行。且在混凝土具体浇筑中,通常会使用自流斜面分层法,实现一次到顶。其中,每个施工面均需要分前、中、后这三方面振捣混凝土,做到边浇筑边抹平地板。具体的厚度和标高等信息,还要通过应用水准仪展开定点测评,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且在具体施工中,还要应用小白线对板面标高进行合理控制,起到平等表面的作用。
        2.2.2墙体浇筑
        在对建筑墙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通常要从墙体的一侧开始,应用循环浇筑的办法展开。且每次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能高于1200mm。只有等到前一次的混凝土浇筑停止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浇筑工作。其在终凝混凝土以前,还需拉线抹平混凝土的上端,以保证混凝土的凝聚性。对于附着在模板或是钢筋上的混凝土浆,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将其清理掉。
        2.2.3顶板浇筑
        和建筑墙体混凝土浇筑顺序相同,建筑顶板混凝土也要从一侧开始进行浇筑。但在顶板混凝土具体浇筑时,还要保证抹平与振捣工作做到位,利用赶浆法来浇筑。
        2.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工程质量会关系到混凝土浇筑质量,还关系着主体结构最后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阶段就需要施工人员依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模板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不同模板的材料有不同的应用基础性质。因此,这需要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具体的思考,选择正确的材料进行模板工程施工,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总体的施工效果。
        结语
        从根本上来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无论是混凝土浇筑,还是钢筋绑扎,均有很多方法与要求。且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关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具体施工中,有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与工艺,并做好技术管理,确保各个方法均能达到相关标准。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为了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姜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3):171+173.
        [2]李杰.房建施工中的技术控制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8):196-197.
        [3]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4):116-117.
        [4]王正鹏.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20(04):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