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   作者:鲍白翎
[导读] 在市政的道路工程建设管理期间,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工作原则
        摘要:在市政的道路工程建设管理期间,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工作原则,创建出相互对应的管理机制与模式,在分析中可以了解具体的问题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促使整体工作的落实与实施。文中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
        1导言
        市政道路建设是一项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牵头方,牵头各参建方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大部分项目的建设用资金是由政府负责。政府作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业主方,需要做好各方的整合工作,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
        2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中的管理重点
        2.1市政道路工程招投标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主要由政府出资建设,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投标管理的公平和公正,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出了相应的策略。先要保证参加施工的单位有着良好的信誉度,信誉度是一个公司或者企业的门槛,拥有较好的信誉度能建设处优质的道路工程的项目,另外,加强社会交通管理也是尤为重要,这是为了人民群众出行的有利保障。而对于业主方应该不断改进人员的监管方式,这在保证了力度的同时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品质,主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了避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的纰漏,业主方需增强合同管理,把招投标中的重点适宜皆落实到书面上,加强推动业主方与单位的沟通与协作,这样就会提高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2.2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把控
        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问题不容小觑,工程的有效管理是确保整个工程建设开始的重要部分,从而能够实现对工程建设的高质量标准。如今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在各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缺陷,比如某些设施的损坏,施工人员的受伤,即使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还是会出现,这不仅仅给工程建设带来损失,会危及个人生命危险,人员伤害使其带来无可弥补的痛苦。为了确保道路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大力加强市政道理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这是首要目标,正因为要达到质量管理良好的目的,因而其实本质上就是根本上是利用正确的、安全的治理措施。对工程项目实施要有条有序进行,同时也要制定相关应的施工的办法,并用其办法来解决相对应的问题,管理者也要对施工过程中作出考察,进行仔细的考察,如果发生不必要的问题,要进行第一时间的调整,要对工程建设的设施作出相对应的检查,一定要保证在工程建设的施工时不给行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保证工程施工时对道路的行人的危险度最低,保证不会给行人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很完美地诠释了工程建设高质量的宗旨,也满足了人们对待生活的向往,更重要的是能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广大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如今,当代施工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建设也是为人民生活点缀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但有一点更为重要,良好的工程建设不仅是质量的问题,工程建设的人员素质和建设的基本水平也是重要的基础,所以市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素质对道路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质量的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3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
        3.1市政道路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要点
        工程设计规划与技术交底的工作是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建设准备阶段的第一步工作。设计及规划与技术交底的工作的顺利完成也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基础与关键。
        3.1.1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
        首先是工程设计与规划工作。政府作为业主方需要与各参建方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交流,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要求与重点与各参建方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沟通。

设计人员在了解了项目整体之后必须要深入到施工规划路线的实际环境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获得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除了对实际地质、周围环境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全面评估道路的交通流量,对荷载量进行科学设计、规划与确定。
        其次是技术交底工作。道路施工的技术交底所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图纸设计交底。政府业主方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的施工负责人、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三方共同展开关于施工设计与技术的全面性技术交底的工作。首先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查,及时发现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归纳成为纸质文件,以便作为图纸修改的参考依据,最终形成完善的、科学的道路施工设计图纸。其次,技术上需要注意道路施工中牵涉到其他方面例如供电、燃气、排水等管道线路的架设的设计,确保施工建设所需的正常供应。另外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技术,例如土石方工程、模板工程等,这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对接。有必要时设计公司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辅助。
        3.1.2工程原材料的管理
        原材料的采购与管理是道路施工保证质量与安全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根据施工的需求,需要严格原材料采购的管理规范与制度,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严格要求进场材料的检测报告与出项证明的提交预审核,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水泥、沥青以及估量等根据道路设计而所需原材料的质量审核,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购。每一批原材料的采购之后都需要将常规检查的报告、生产标准、生产证明等向监理方进行提交,在审核无误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中的使用。
        3.2市政道路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要点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是对在施工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或者危险因素进行排查与管理。一方面,需要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的完善与建设。施工人员需要提高施工安全意识,保证相关防护用具的到位例如符合质量标准的安全帽、高空作业防护绳等。规范施工行为,禁止高空抛扔施工工具,防止施工人员接触易燃易爆材料,强化脚手架的基础夯实力度,保证脚手架的稳固。在必要的部位设置安全网等。另一方面,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严格管理。严谨私搭乱建,严谨随意拉扯电线,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检查,固定式的设备需要配备专用的开关箱。施工现场的物品存放也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管理,避免具有易燃易爆性质的原材料的意外发生。
        3.3市政道路竣工后的验收质量管理要点
        市政道路竣工验收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主要分为竣工验收、决算和质量评估三个阶段。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中,需要利用科学的评测方法将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进行量化计算,并与工程设计进行对比评估。在进行质量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成果进行实地验收,将工程成果与工程立项、工程设计进行对比是否一致。验收工作需要保证业主方、建设方、监理方与设计方都有专人在场,对道路进行实地考察,及时发现问题或者隐患,最终在整改完成之后方可验收通过,投入正式使用。
        4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领域中,企业应形成较为良好的意识与观念,了解工作中是否有建设管理问题,创建综合素质与工作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制定先进性的质量以及成本等控制机制,增强各方面工作的力度,以此优化建设管理的体系,形成先进的工作系统,降低成本支出量,提升经济效益与竞争力,优化我国相关市政道路工程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夏品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策略探析[J].河南建材,2019,23(1):116-117.
        [2]郭伟.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8,2(24):120-211.
        [3]陈文林.市政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33):276-311.
        [4]王习武,徐高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22):307-344.
        [5]刘博.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27):207-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