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探析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培斌 赵华峰
[导读] 我国的信息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大.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力行业实际情况,电力企业引进智能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摘要:我国的信息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大.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力行业实际情况,电力企业引进智能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通过智能化的配电运维一体建设,来满足我们的电力行业的日常需求,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引进智能配电运维技术和系统,但是智能配电系统在实际运维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
        引言
        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电网进行技术改革的必然需求。其对于提高智能电网管理水平,促进电力行业的系统化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在宏观意义上来说,在配电网领域有着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在大能源消耗的现今社会里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在我们所能节能的领域尽可能的创出新高,满足大规模电网消耗的需求。我国现阶段电力规模之大,电网结构之复杂。都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人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些复杂的结构,只能另辟跷径,从智能方向上代替人力,实现自动化,精密化。在提高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是国的发展。在微观意义上说,电力是现如今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需求,我们只有增强对电力的进一步精密管理,才可以在人数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对电力的合理配置,在配电方面做到运行快速、安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成本消耗,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借助科技手段为人们在使用电力的时候增添一份保障,更加的安全,更加的方便。
        2主要建设问题
        2.1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的智能电网当中,电力运维一体化的建设法多数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方案,受国内外地理环境差异性所影响,各项技术极有可能存在着适用性欠缺这一状况。中国的地理环境山区占据面积较大,该种地理环境往往会阻隔信号的传输。若按照国外的电力运维一体化各项建设法开展实践操作,效果必然难以得到保障。然而,我国现阶段还并未设定出最佳处理方案及措施。故针对这一方面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及处理。
        2.2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现代智能化电网已实现普及化,但仍未实现全面覆盖。故而,智能电网还处建设发展时期。伴随智能电网总体建设范围逐渐扩大,电力运维一体化面临着巨大挑战及困境。若还按照以往处理方式,则不能处理各种新型问题。因而,电力运维一体化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国内智能电网各项建设技术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多不足,证明我国现阶段技术水平处进一步研发时期,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电力运维一体化需具备着新技术接纳能力,这一点上也可表现出它的可持续发展性要求。
        2.3对于智能电网的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虽然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着较多的电站管理部门,但是我国智能电网电力工作人员的数量要远远小于电网设备的数量,这样就很难保证我国智能电网的工作质量。而且我国智能电网电力工作人员工作的难度比较大,任务比较重,对于智能电网的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因此导致我国智能电网电力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且,智能电网电力工作的难度比较大,许多电网设备的操作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对于智能电网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是比较高,但是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普遍不高。综合以上的因素,从而导致我国智能电网电力工作人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科学性不够的情况。


        3建设对策研究
        3.1培养专业型人才
        受传统模式所影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运维一体化实践中,需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持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制定并优化培训的内容。同时,要求传统的工作者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活动当中,以借助培训实践活动强化传统工作者自身专业水准。为保证总体培训效果,培训接受过后,需审核受训者的专业水平。若审核并未通过,则需多鼓励工作者们参加自主学习活动。倘若某工作者经过多次培训审批还未通过,需应当做出人事调整;积极吸纳更多专业型人才,考察其专业水平,并要求其必须持证才可上岗开展相应的工作。
        3.2试点建设
        试点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验证和完善前期系统规划和标准建设的成果,打造示范标杆,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试点范围涵盖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主要分为主站端和厂站端两部分。主站端选择在网级主站试点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和运行服务总线,省级主站试点省级主站系统模块化建设、省地互动和智能远动,地级主站试点地县一体化、调控一体化和配网主站系统模块化建设。厂站端选择在不同电压等级厂站分别试点模块化建设、二次接线标准化设计、装置整合、智能远动和广域控制保护等。
        3.3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
        基于国内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来说,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对于运维一体化实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制约。因此,为了能够使其运维质量得到科学的保障,就必须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例如异常事故处理、日常工作巡视等工作。但是单纯的依赖以上日常运维工作,难以实现其实施的目标,在保证上述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日常维护与维修等工作。此外,由于电力企业存在明显差异,各个电力企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各个电网实际运维情况,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做好各个部门负责的相关事宜。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合理的对现有人员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全面提高其建设的质量。
        结语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实现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可以对电网的运行情况实施实时的监控并能够有效辨识事故,及时作出事故预警,同时也能在紧急状态下实施控制的有效协调,实现综合维护功能、监控功能等一体化、自动化的智能操作,更好的提升电网运行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行业人员素质,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更高需求,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周依能。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24):137-138.
        [2]叶志晖,田超华。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大科技,2016(13):79-80.
        [3]姚博宁.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20(11):205-206.
        [4]胡文英,崔捷,要金铭.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7,30(12):512-513.
作者简介:张培斌(1993-),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学士学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主要从事变电运维工作。                                                 赵华峰(1991-),男,河南周口人,学士,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主要从事变电运维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