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支持下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8期   作者:野创创1 李林烨2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公众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不仅对电力系统的建设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配电自动化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公众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不仅对电力系统的建设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配电自动化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智能电网支持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及建设标准要求,又详细研究了智能电网支持下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路径,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路径
        1智能电网支持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及建设标准
        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必须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辅助智能电网的运行。当然其建筑实施,必须掌握详细的建设标准,了解系统结构。
        1.1 系统结构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系统结构类型复杂,根据系统具体包含容量展开分析,主要有大型、中型、小型结构类型。需要选择适当的系统结构,坚持以工程,目标为基础,满足自动化的使用需求,同时还需要以系统结构中未来电网可发展规模作为分析依据。总之不管是任何一个系统类型,都需要以可扩展性与稳定性、灵活性、经济性为标准,并且还需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当然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因为灵活性标准,为电力企业配电系统提供更多可能性,可以选择中信自动化配电系统,在系统中设置配电站、子站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必须设置配电站、子站等系统。电力企业确定配电自动化系统之后,将系统中的主站转化为中心站,真正拓展系统配电范围,以中心站为基点,在范围允许之内再次设定主站,强化配电系统自动化。结合配电自动化中层次结构的划分,将其中的中心站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结合实际生产或者生活等,调整用电结构,满足用电需求。当然需要注意,可调整结构主要包括两层以下的电力结构,中心站结构是不允许随意调整的。
        1.2建设标准
        电力企业建设中,配电自动化建设需要制定详细的建设标准,并且还要依据电网相关规定,制定优化管理规范,协调智能电网技术。总结智能电网研究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建设相关经验,对其涉及的20多个电力技术领域,包含多个专业,比如智能变电、智能配电。配电自动化建设,主要与智能配电相联系,同时也包含配电储能、配电自动化、配电分布式电源网等。遵守自身的建设规定标准之外,在配电自动化初期建设期间,需要对系统运行进行控制,建设中期检测系统运行,建设后期维护系统运行,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
        2智能电网支持下的配电自动化建设
        2.1 完善配电自动化标准设计
        配电自动化标准设计必须严格遵循IEC 61970/IEC 61968标准,真正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稳定性、标准化、灵活性及开放性等要求,同时还需要增加系统对不同类型信息数据源的分析与处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可持续发展,为智能电网的实现构造信息交互体系模型。结合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国际标准要求,对电网中的信息交互、交换总线等进行调整,增加自动校验与交互安全审核功能,确保系统之间的操作灵活便捷。简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图形维护的相关环节,需要保证系统图形数据集合,并且保证数据统计。

以当前已经掌握的GIS图源为基础,利用交互操作手段,对图形进行保准、统一维护,并且提高图形的一致性。以IEC 61968标准作为参考,积极将GIS中的图形导出,根据配电自动化的不同需求对图形进行多方面应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确保的可伸缩矢量图形数据标准(SVG),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对应,调整数据采集、统计及监控中的矛盾,并且对SVG进行完整性与统一性处理,积极与配电网数据相对应。
        2.2创新信息管理与处理技术
        信息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不断引进先进的处理基础,购买最新的自动化配电设备,实现真正的自动化管理与信息化模式。要想真正建成智能电网,就必须要重点关注和应用自动化手段,优化整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路径。巧妙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能有效帮助电力企业实现自动配电系统电压调整,自动检测电压运行情况,自动识别电网系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保证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够自动进行系统维修,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维修效率,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科学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2.3配电网通信安全分析
        想要促进配电网通信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全面提升,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需求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护与维修,例如网络管理技术、防火墙以及虚拟社交技术等。可在基础上防止系统终端受到各种病毒与木马的入侵与攻击,避免自身数据信息遭到泄漏,防止各种有害数据信息的广泛传播,为配电配电网自动化发展与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基础,并逐渐形成完善的安全防护制度与体系。在防护体系实际运行与施工期间,工作人员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重点关注信息内部、外部以及生产区域科学隔离设备的安装与运行;第二,对于信息的外网、内网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需要对纵向传输模式进行使用,使数据信息在传输期间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防止信息传输被篡改现象的发生。第三,结合实际需求对用户身份以及信息终端需要设置身份认证功能,利用验证使信息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第四,需要对信息内网与外网的公共网络落实实时控制,然后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不能进行相应的访问。其中的主要方法通常为:首先,主站安全系统的科学接入。利用对安全连接区域的设计,实现为分离配电主站信息系统与配电通信网络系统提供良好的缓冲,并用通过系统安全接入网管实现安全的接入工作。与此同时,为了有效简化接触方式,安全信息交流模块与安全接入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连接,主要是对透明模式进行使用。其次,终端安全接入。配电网终端与主站安全接入系统双向认证功能主要是对信息数据传输安全模块以及终端机密然间进行使用,实现主动对终端访问权限与身份认证问题的良好进行解决,为所有接入对象的统一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对各种硬件与软件的安全防护功能对系统进行全面、完善的保护。
        3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的建设离不开配电自动化系统,只有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力度、应用和完善自动化技术,才能真正建成智能电网,进而为提升智能电网的建设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京陶.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138.
[2]岳振杰,曹欣勇,刘力.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电子世界,2018(06):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