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市场的电价管理机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8期   作者:麦溢晖
[导读] 电力市场机制中,电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电力行业及下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
        摘要:电力市场机制中,电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电力行业及下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对此,本文就先简要阐述了电力产品及其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行电价管理机制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可以为构建科学完善的电价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价;定价机制
        引言:电力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电力工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工业产品的生产需要电力能源的支持;二是,在多种商品的成本中,用电成本已成为最大的来源。尤其是在一些高能耗行业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可见,电能价格不仅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还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1电力产品及其特性
        与其它产品相比,电力的销售方式、存储方式以及运输方式等都存在明显的不同。电力产品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不可存储性。与煤炭资源、水资源等不同,它是看不见摸不到、不是以实物存在的。电力的生产、供应与销售三个环节之间有着密切地联系,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是电力系统出现瘫痪,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生产及生活。二是,必须性。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无论身处哪个国家、哪个行业,电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特定的生产方式下,它的边际成本为零,所以衡量其价值并不能以边际成本定价法进行[1]。三是,电力销售对配送系统的依赖性。电力资源并不能用容器来进行存储和运输,是需要特定的配输系统,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也就造成了电网企业对供电环节及客户的物理垄断。
        2 电价及电费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主观原因分析
大多数居民在日常用电的过程中不会关注电表的读数,近年来,我国对电表进行完善,对电表进行智能化改造,对各个小区进行电表更换,但是小区居民并没有对电表读数进行重视。居民使用老式电表会在欠费之后断电,新式的智能化电表则是在预存的电费使用完则自动断电。由于居民长时间有了对老式电表的使用习惯,在更换智能电表之后面对突然断电的情况很不习惯,因此有可能造成居民与供电企业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一矛盾没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还可能会受到居民的投诉,目前电力销售多元主体并存,市场经济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企业部门要做到为客户着想,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否则不利于电力企业市场的开展。
2.2 客观原因分析
以往电力市场处于完全的垄断地位,各地的电价的制定标准属于商业机密,制定电价之后会以通告的方式向居民发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信息的进步,市场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市场经济一体化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近年来电力企业在电价的制定上面临着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前居民一般是前往缴费网点进行缴费,随着科技走进电力企业,电力企业给居民安装了智能电表并开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与微信和支付宝合作,进行线上缴费,方便居民生活,也提升电企的工作效率,然而部分居民没有关注电表读数的习惯,容易忘记缴费导致停电,还有一部分空巢老人或者乡镇居民并不会使用网上缴费的功能,以及缴费网点稀少容易造成一些矛盾。
        2电价管理制度的研究
        2.1电力定价的原则
        现今,各类商品的生产、交易都会受到电价高低的影响,所以保证电力价格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很重要的,应遵循以下原则来制定电力价格管理机制:一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的电价机制,可以有效引导投资者在电力结构中的分配,以此来降低成本,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二是,受益合理的原则。电力领域的投资巨大,如果电力投资者无法看到合理的受益,就很难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就无法推动电力领域的长远发展。三是,成本补偿。电力企业再生产的过程中,成本补偿原则是首要前提,在制定电价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投资成本。所以,电力定价是否合理与成本计算是否合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四是,防止收入重复分配。如果电价有电力生产方来自行制定的话,就会是消费者的负担增加,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资源的利用率也会降低,所以就要在电力生产环节开始,禁止电力垄断行为的出现。五是,依法纳税原则。这是我国对企业法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企业应该尽到的义务与责任[2]。


        2.2电力定价的方法
        首先,是最大利润定价法。这是一种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定价方法,企业的受益要远远高于付出的成本,这种定价方式会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使资源配置受到影响。不过,在国家电力管理制度的干预下,这种方法的实施并不现实;其次,边际成本定价法。一般按照时间可以划分为长期与短期两种边际成本定价法。以实际情况来看,短期边际定价法并没有长期边际定价法受欢迎,很多国家都在利用边际成本计价法,其中法国已经实践了三十多年,效果良好;最后,平均成本定价法。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可以实现企业收支平衡,不过相较于边际成本定价法而言,这种方法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太好。
        3电价形成机制
        以市场经济的特征可以明确,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电力市场电价的形成过程中,与电力生产、运输及销售等多个环节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基于国内外电力定价的方式,电价管理的形成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3.1政府审批制度
        顾名思义,就是政府来制定电价。在很多国家电力价格制定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模式,其好处在于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基于政府审批定价,能够很好地宏观调控电价,对于激发普通工业及商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好的地方在于,不能直观地表现出电力的真实价值以及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3.2双方及多方协商制度
        双方定价指的是,基于自愿、平等和公平的情况下,双方进行协商所制定的电价,并通过书面形式来确定,所以也可以称为合同定价。一般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这种定价方式会比较多一些。这种定价方式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电力商品的价值,并且可以体现出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其优点在于,有着一定的可调控性、灵活性,这一方法是确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交易电价,对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作用。
        多方协议则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具体的步骤主要包括:买卖电价信息公布;在特定时间内,供应商进行投标;标书的确认;结算。
        3.3竞争定价制度
        在电力市场的交易中,买卖双方基于公正、公平的原则下确立电价,不过竞争定价制度的有利也有弊。优点是可以反映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缺点则是稳定性不足,有着比较大地风险,价格变化比较明显[3]。
        现阶段,我国电价制定体系主要是由协议定价制度、政府审批制度与竞争定价制度构成。以国内外电力改革的经验可以看出,电力改革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而电力改革是否可以成功,与政府部门的干预与监管是分不开的,政府的监管主要是从服务、市场及定价等方面进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电价进行管制。
        结束语:对于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转供电加价行为,与电价管理的初衷不符,需要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和转供电电价管理专项行动等手段予以解决。为此,电网企业需要做好相关工作部署,从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入手,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加价新闻给,以此来改善当前电价管理上的不足。此外,还应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保证工商业平均电价水平可以处于只降不升的状态下。
        参考文献:
        [1]王颖, 畅雅迪, 陈文福,等. 电力市场的电价管理机制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
        [2]汤月明. 关于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相关问题的探讨[J]. 华东科技:综合, 2018.
        [3]张语思.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价形成机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