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厂如果想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需要做好节能减耗工作,这是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是必然选择,及时解决电气设备故障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为电气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但是,电气设备长时间运行中涉及到众多环节,维修、安装和使用等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出现严重电能损耗和运营成本,阻碍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明确其重要性基础上,为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引言
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有效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必须随时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运行故障与运行隐患,从而及时处理,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是,随着电厂电气系统规模的扩展,电气设备的数量与类型也越来越多,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则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所以,应该针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1、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对于电厂来说,电气设备数量多且种类比较繁杂,不同的设备也有着差异化以及复杂性的结构。电厂的电气设备在日常运行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哪怕是新采购的电器设备,在安装、验收以及之后的运转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这样的情况,只有把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落到实处,才能够确保电厂的正常运转,保证发电稳定正常。当前国家经济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和电力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电力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给其他各个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因此,电厂必须把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落到实处,保证电气设备在实际运转当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保证电气设备处在最佳状态,为电厂的长效发展与持续经营提供动力。除此以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还能够保证或者是适当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减少电厂生产环节的成本支出,满足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的要求,保证电厂收获更为理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我国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电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未从实际出发,没有对电力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因此制定的制度内容无法贴合实际情况,脱离生产实况,空而大且不够细化,使得员工在进行具体操作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制定出的制度与实际需求相违背,根本无法得到贯彻和落实,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效率,而且在事故发生的关键时刻无法给予正确的指导。其次是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除了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之外,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再好的制度终究是要人来实施的,无法落实等同于零,一些监管人员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知识和安全意识,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时,无法清晰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监管工作只流于表面,得过且过,使得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执行,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重大风险[1]。
3、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3.1、完善电厂内的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只有通过管理制度的约束才能够提高电厂内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所以,应不断地完善电气设备管理的相关制度,将电气设备管理部门作为核心,使其他部门围绕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按照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拟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也是进行电气设备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在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因此,应不断地完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除此之外,在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后,也要确保其能够得到深人的贯彻和落实,使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作用和价值,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管理制度,应在电厂内构建与优化管理平台,及时研究与调查电气设备的故障,准确地找出解决故障的措施,以此来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电厂的效益[2]。
3.2、电气设备故障的应对措施
在电气设备故障管理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电厂需要利用更新管理思想,加强系统的整体控制,从而构建更具有安全性的设备运行环境。首先,做好一些突发故障风险的管理控制。组建专业的维护小组,就具体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包括检修周期的设定,针对设备的异常跳闸等不良现象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一定的技术干预实现故障风险的全面控制。其次,做好发电机温度异常的控制处理。结合设备整体的运行条件,就温度异常的位置和原因进行准确定位。之后,通过二次干预控制的原则支撑采取专业的技术手段对发电机整体进行降温操作处理。同时,做好电压异常的诊断与控制工作。做好电压参数的全面监控,针对异常现象及时进行诊断与分析,从而保证电气设备运行正常[3]。
3.3、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改善管理维护
电器设备的运转关乎电厂安全生产目标的达成,所以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始终被放在一个突出位置。除了要在思想上重视这一工作之外,还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而落实行动就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主动参与和不懈努力。一方面,电气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相关内容的学习力度,有效掌握设备保养、使用、参数调整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实操技能,以便在具体工作当中对运行设备实施全方位监管,随时把握并记录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转状况,为制定维护措施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案提供必要根据。另一方面电厂需要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学习先进且应用广泛的设备维修技术,保证持证上岗,将维修责任落实到每个维修人员身上。同时,维修人员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强化责任感,根据电厂的运营状况科学制定检修计划与方案,有效发现电气设备运行当中的安全问题与隐患故障,以便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4]。
3.4、运用有效手段来规范电气操作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及维护途径之五是运用有效手段来规范电气操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是人为因素影响的,并且人为操作失误常常会对现场操作人员造成较大伤害,因此应极力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首先企业除了加大培训力度之外,还应组织相应的实战训练,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有效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其次要在有制度保障的前提下,让员工深入了解制度内容,比如在电气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没有上级领导的批准操作人员不能随便关闭防误闭锁装置,若有员工违反了此条规定应严肃处理;电气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相应的规范与步骤从进行操作,不能凭借主观经验随意改变操作步骤或操作内容,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疑似出现问题,则要立刻停止操作,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厂内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会直接影响电厂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进度,因此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非常重要,应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制定电气设备管理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做好电气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工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如何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J].价值工程,2020,39(04):83-85.
[2]秦科海.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02):95.
[3]黄敏聪,许波,李伟统.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110-111.
[4]吉雪宁.吕梁山煤电公司燃煤发电厂控制系统的优化改进[J].煤炭与化工,2019,42(11):80-82.
[5]王佳梓,王桂玲.“云+端”大数据驱动的预见性电厂设备维护[J].华电技术,2019,41(1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