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营销工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王明阳
[导读] 本文将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和该系统在营销工作中的应用做个浅谈,从而为电力系统营销工作精益求精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 要】计量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连接用电客户与供电企业之间重要的载体,抄核收业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本文将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和该系统在营销工作中的应用做个浅谈,从而为电力系统营销工作精益求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工作;参考
前 言
随着人类社会自动化的日益完善,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逐渐从繁重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电能自动化已是供电企业营销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该系统涵盖计量点采集、监控分析、计量管理于一体。其主要功能是为供电企业提供有序用电、远程抄表、计量故障处理、负荷控制、电费结算、电网规划、台区增容改造等提供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线损四分精益管理。
一.计量自动化的组成及特点
什么是“四合一”系统呢?计量自动化系统是由厂站电能量、专变负控、配变监测、居民集抄四个子功能组成,简称“四合一”系统。
各功能构成如下:
(1)厂站电能量:该功能由主站系统以及装设在发电厂、 变电站的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计量表计、供电电源等组成,负责对该计量点运行情况监测和负荷情况的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网线损分析和关口月电量报表的编制工作。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的主要功能是采集电能表的表码、瞬时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及月冻结电量、日冻结表码等数据,数据采集间隔一般为 15至60 分钟一次。
(2)专变负控:该功能由主站系统和装设在专用变用户侧的负控终端、计量表计、通信模式、供电电源等组成,负责对该计量点运行情况监测和负荷情况的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网线损分析和该计量点月电量(日冻结)上传营销系统的工作。负荷管理终端不仅仅具备表码、瞬时量、月冻结电量、日冻结采集功能,还具有计量异常监测、负荷控制、开关状态采集、交流采样、电能质量监测及预购电管理等功能,数据采集间隔一般为15分钟一次。
(3)配变监测:该功能由主站系统和装设在公用变用户侧的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二合一)、计量装置、供电电源等组成,负责对该公变运行情况监测和负荷情况的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网线损分析和该计量点月电量或日冻结表码上传营销系统的工作。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除了不具备负荷控制功能外,其他功能与负荷管理终端基本相同。
(4)居民集抄:该功能由主站系统和装设在小区配电房侧和居民用户侧的各类型表计、载波方案、供电电源等组成,负责对用户侧的表码数据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配变台区线损分析和用户侧月电量或日冻结表码上传营销系统的工作。低压集抄电能表一般采用载波或 RS485组网方式采集台区居民电能表表码、日冻结电量,针对欠费用户信息进行远程拉合闸停电、台区线损计算功能。数据采集为每天24时。
二.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营销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计量自动化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抄核收业务、 用电检查领域、需求侧管理、线损“四分”管理,计量故障分析处置等营销服务工作中,在电网规划建设、供电可靠性管理、电能质量管理等方面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公司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传统的基于周期性抄表核算体系的线损“四分”管理存在实效性差、工作量大、影响准确统计等诸多因素。公司注重技术创新,积极探索线损“四分”管理的信息化实现模式。

㈠、通过计量自动化实时监测变电站、线路、台区实时数据,分析电压、电流、相位角等及时发现异常原因,现场点对点进行核实,减少现场逐一排查的工作量,给工作带来了便捷。㈡、通过计量自动化日线损监测,用户电量波动情况分析,与抄表人员抄录表底做对比,杜绝跑、冒、滴、漏问题长久未被发现关注等现状。
2.2 实现营销系统远程抄表,数据支撑其它系统业务
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跨系统的高效作业与关联:一是营销系统远程抄表数据进行电费结算,实现系统抄表代替人工抄表;二是将用户停电时间导入营销系统客户停电管理模板,实现停电事件自动采集,为供电可靠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手段;三是通过实时采集电量和表码日冻结功能功能,实现市场化交易管理,为用户预测电量提供可靠依据。
2.3 开创用电检查与计量工作新模式
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在线监测操控,打破了传统的用电检查和计量管理模式。该系统提供多种方式支持计量故障和用电异常事件的查处,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有效地发现计量故障和用地异常户,筛选出异常对象,对其进行重点检查,使用电检查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现场用电情况, 加强了用电检查的针对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约了工作成本。在处理计量故障时,根据系统冻结的历史数据核实计量故障发生时间,为准确计算追补电量提供有力依据,减少与用户的纠纷,提升优质服务的形象,也为公司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
2.4 提升了抄核收工作质量和效率。
应用集抄远程抄表后,抄表工作量大幅减少,抄表数据准确度大幅提升,抄表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均由系统自动完成,从而杜绝了以往人工抄表时读表和数据录入环节中发生的人为差错,大大减小了人为差错率,为公司节省一大笔人工费用支出。
2.5 提供了节能服务新手段
利用系统的用电功率因数、负载率监测统计功能。每月向功率因数不达标、负载率偏低的企业客户派发科学用电温馨提示,主动帮助该类客户加强无功补偿,提高用电功率因数,同时提供无偿的节能诊断服务,使客户能及时进行设备改造,取得较好的节电效益,实现供用电方双赢。
2.6 提升了电网规划、负荷预测与运行管理水平
负荷预测与分析是电网规划的基础,而负荷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对负荷预测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往只能对全市综合区域的负荷情况进行分析,不能细分到户,使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计量自动化系统冻结的瞬时量数据,为研究行业用电、典型日负荷特性和温度变化对各类用电负荷影响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利用系统的电压监测统计功能,供电所配网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电压监测点进行实时数据召测,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根据用户对电压质量的投诉进行实时监测或查询历史电压质量情况。此外,通过系统可以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远程在线监测,及时掌握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和负载情况,为配网调荷和负荷搭接提供依据。
三. 结束语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适应了现代电力企业管理和优质服务的需要,迈出了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新步伐。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该系统进一步与营销等系统进行有机融合和流程协作对这些功能进行优化以适应未来电力营销发展的需要,并朝着构建友好互动的电能交换平台,实现灵活互动的供用电模式及业务流程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娜,刘晓敏,新时期用电检查工作中反窃电检查及判断分析 
【2】林红强,浅析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应用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