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BIM 技术在消防泵房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8期   作者:刘冰洋
[导读] 要想让消防泵房中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利用BIM技术,
        摘要:要想让消防泵房中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就需要利用BIM技术,不仅可以有三维模型,同时还能将泵房内空间局部出现的线管膨胀和下料不准等问题得到解决。
        关键词:BIM;机电安装;三维技术交底
        引言
        现阶段,在机电工程行业中,应用BIM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其中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施工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施工技术,建筑安装企业也实现了转型和升级。消防泵房内包含的系统很多,同时空间有限,为此,就需要企业专门成立BIM工作站,利用BIM技术将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同时让项目成本大大降低。
        1BIM技术在机电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概述
        BIM技术就是所谓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通过数据建模软件让管控质量提高,保证安装的效率,并且能够大幅度的节约成本,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建筑业进行施工以及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价值,在我国各项工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工程概况
        在某工程当中施工的面积为3.46万平方米,另外设需要涉及暖通空调、强电、弱电给排水等多个项目。因为在安装的过程中,空间较小,合理的进行空间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该项目当中专门设立了BIM工作小组通过BIM技术进行设备管线的深化设计,保证机电安装过程中的效率。在本工程当中再深化的时候通过相关的调整和逐步摸索,形成了一套善的BIM深化流程,具体如下所述。
        3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及效果
        首先针对管线位置较为集中的地下2层进行机电安装深化设计,主要是制冷机房地下2层设备层样板区以及屋面冷却塔的位置。
        3.1设备层样板区
        设计层样板区的位置主要在地下2层的西部,这个区域当中有较多的管线,主要包含了消防通风系统、空调冷热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动力配电系统、智能疏散系统以及楼宇自控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管线,在此过区域当中进行布线时,一定要高质量、高准确,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设计的需要。技术人员首先对此区域的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并且对一些可能出现问题标注不明确的管线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图纸的问题解决,接着实地进行施工场地的测量,了解梁和柱子的走向及位置等,接着根据区域分专业进行模拟设计,形成完善的数据库,在二维深化的条件下进行管线图的设置,在绘制完管线图之后进行综合管线排布并且进行碰撞检测。对管线碰撞的数据以及碰撞的位置进行分析研究,接着进行二次管线检测,直到排布和无碰撞管线为止。
        3.2制冷机房
        制冷机房当中设备相对较多,而且空间比较小,在排线路管线排布的过程中较为复杂,相关技术员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合理,有效的布线。在机房没有进行施工的条件下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比如说支吊架标高和管线路由的设置,依照三维图纸将管线支架提前预支,并且进行了短管配件和设备等深化设计。

首先依照原有的图纸对设备基础位置进行优化,因为原有图纸当中没有有效的利用吊装孔,机房正门进人之后会感觉设备非常紧凑,而且机房空间较小,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深化设计,转移了水泵,并且保证吊装孔的空间正好可以进行冷机的摆放,尽管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优化,然而因为商业制冷机房当中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使用的是双吸泵,在排布的过程中,通过magicad进行绘制之后常用曲率半径1.5d的焊接弯头会和样板之间进行碰撞,需要做好相关的优化工作,对弯头的曲率半径进行调整,因为将这个碰撞的问题及时发现,防止更大幅度的修改。另外在进行原有设计的过程中,对机房出水管道进行确认的过程中,没有对分集水器处降板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造成分级水器出水管需要从降板后部穿出,从机房再翻出分30多个弯才能绕出机房,在绕弯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系统阻力,如果系统阻力较大,可能会无法保证制冷的效果。通过相关沟通分析之后,在南侧区域增加了一个管道井,减少了翻弯的数量,让阻力减少。在布局的过程中,保证管线成排设立,而且机房整齐布设,通过模拟检查之后可以及时的对系统进行调整,防止出现人工浪费和材料浪费等情况,让施工的预控得以实现。
        3.3冷却塔
        冷却塔的位置在于7层楼项,其分布的过程中较为分散,而且管线具有较多的拐弯,另外在南侧和北侧都需要进行管线的铺设,依照图纸进行施工之后无法达到施工的效果。进行深化之后将两组塔进行了整齐的排布,形成线性排布,并且转变了原有的线路路由,在进行深化之后保证了立管和主管分布的统一性,在线路和设备放置的过程中形成线性排布,与此同时利用magicad软件有效的绘制了冷却塔的设备管线,并且展示了相应的施工效果,在业主和设计人员等各方满意之后,同意依照深化图进行相应的施工。
        3.4管线碰撞检测
        在计算机上对现场管线进行模拟,依照设计图纸深化管线,可以对管线的标高和路由进行确认,在深化的时候需要确认各专业的路由标高,必须要保证管线的施工空间,还需要对施工的顺序进行考虑。如果在排布的过程中没有周全的分析,这些问题可能会产生施工过程中管线各专业路由碰撞等问题,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标高调高,另外可能在调整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冲突,需要重新进行测量和定位,如果无法施工就需要将原有的管线支架阀部件等全部拆除,另外又需要进行脚手架的反复拆装和搬运,导致二次用工。在支架和管线拆除之后可以重新利用,然而某些零部件则无法进行重新使用,可能会产生材料浪费等问题,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单位。如果只是本单位之间进行管线调整,可以很好的进行协调,需要其他单位配合的过程中会牵扯到材料浪费、其他费用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影响施工进度,通过magicad软件输人相关的施工数据,形成三维图形,依照软件碰撞检测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合理的检测绘制的管线。
        4结束语
        在进行机电工程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原有的方式无法达到要求,在进行复杂系统深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麻烦,如果通过BIM技术进行深化,可以有效的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设计图纸的清晰、直观、合理。通过BIM技术进行管线优化,可以防止管线出现碰撞,保证合理的进行布局,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需要。
        参考文献
        [1]林悟森.BIM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及综合支架深化探讨[J].低碳世界,2018(3):134~135.
        [2]刘利莎,谭克林,胡春林.BIM技术在制冷机房中的应用[J].安装,2017(5):52-53,64.
        [3]郭顺祥.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6):4245.
        [4]赵正亮探析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7(10):65-66.
        [5]王鑫.基于BIM的综合支吊架设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A2工程中的应用[J].安装,2018(5):1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