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8期   作者:杨怀玉
[导读] 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电器不仅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摘要:
        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电器不仅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且其中所蕴含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为了使电子产品能够在实际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重视程度,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防止电子产品由于电磁的影响而干扰正常的使用,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促进电子产品在当前时代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电子产品;电磁兼容;防护技术
        电子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电磁干扰的现象,并且这一问题的发生几率也是比较大的,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率越来越高,各种辐射源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需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确的处理和看待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运行环境以及存在的关系,从而使得各个电子产品能够成为独立的整体,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
        一、电磁兼容的概述
        电磁兼容主要是指电子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各自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与此同时不会对其他设备和产品造成一定干扰,属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这对于电子产品来说是比较关键的发展因素[1]。由于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为了使各种电子产品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下正常的运行,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从而使得的电子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处于一种互不干扰的工作状态,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类型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电子产品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结构也逐渐的复杂,因此在当前时代下处理好各个电子产品之间的干扰问题越来越困难,并且相关工作人员也很难找到平衡性的兼容状态。
        在进行电磁兼容处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降低各个产品的电磁干扰入手,对电磁兼容机有效的管理以及控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将产品中的各个单位的分系统中发射出来的电磁脉冲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得电子产品的抗干扰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强[2]。在新型电子产品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抗干扰能力作为主要的制作基础,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磁的兼容性,与此同时还要对设备发射的参数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及优化,防止电子产品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干扰。
        在当前时代下,我国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发展是相对来说较为较为迅速和稳定的,并且电磁兼容也已经成为各个电子行业生产中的重要标准以及规范,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使电子产品能够在航天和军事方面得到平稳的使用,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逐渐受到了来自社会学者的广泛重视,在进行电子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要特别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而保证电磁兼容的有效性。
        二、常见电磁干扰源和特征
        在对电子产品的电子进行防护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电磁干扰源以及主要的特征,这是电磁兼容性工作的前提,只有对这些干扰源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才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电磁兼容工作有完善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
        常见的干扰源主要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首先对于自然干扰源来说,遇到一些雨天的话,那么其中所产生的闪电就是较强的电磁干扰源,闪电可以形成较大的电磁场,对于电子设备的干扰程度是无法预料的,比如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在雨天一些手机的正常功能会无法使用,甚至是还会出现手机硬件直接报废的问题,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其次对于人为干扰,原来说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后果比自然方式更加严重,例如在集体环境中只要有人使用手机或者电脑,那么就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以此进入到恶性循环中,严重影响了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

干扰源的特性主要是连续性的,在家庭中常用的电器属于电磁干扰源,例如微波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呈现出规律性的震荡,与此同时还会产生脉冲干扰源脉冲的波形和重复频率都是随机的,这对实际的工作带来诸多的问题。另外电子产品在互相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电磁干扰,所以在进行电子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电子产品的组合结构,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使用质量。
        三、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防护技术
        (一)屏蔽技术
        屏蔽技术在电子产品电磁兼容防护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指借助各类导电材料做成平面设备接地,以此来切断空间的静电耦合,以感应耦合和交变电磁场耦合为主,对干扰源进行有效的屏蔽,这项隔离技术主要是运用继电器切断电磁灶生为主要的传播形式,主要的特点是将两部分电路系统进行分隔,从而使得这两部分电路并不能通过阻隔而形成和[3]。例如在电机壳上包裹导电泡棉和电机壳紧密连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屏蔽能量,从而达到电子产品的生产规范。
        (二)设备接地
        这项技术在电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使设备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还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电磁的干扰,除了正常电路作为主要的通路之外,在电路的个别区域还可以实现各级电路的有效连接,各个电路之间也可以进行信号的传输,对局部电路进行完善的电量供应。随着我国当前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一些电子产品在结构设计方面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更加精密性的专业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以及要求,目前较为常见的电子电气设备系统主要是运用于信号的传输,在某项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客户可以使用双脚线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荷的积累并没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放电回路,那么很容易导致数据的丢失,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屏蔽层的双绞线,这样一来既可以使放电回路不产生静电电荷的积累,还可有效地减少和消除数据丢失现象的发生,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三)滤波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交信号中的特定波段频率进行过滤,从而有效的防止电磁干扰,主要的原理是利用电磁频率的特性对信号中频率进行层次性的划分,从而实现良好的过滤效果。例如对于苏泊尔制汤机来说,在传导的过程中制汤机的传导干扰无法得到有效的消除,并且循环周期也是不固定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性能测试方面,以时间节点的差异性作为主要的测试点,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检测所受到的干扰数据较多,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这时增加滤波器时,瞬间可以减弱电机的能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电磁的干扰量,所以这项方案是可行的。
结束语:
        随着我国当前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经和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了相互的融合,因此电磁兼容防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使防护技术能够在实际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相关研发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从技术层面进行广泛的革新以及创新,对电磁干扰参数进行限制性的规范,从而促进电子产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元.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相关研究进展[J].科研,2016(10):290-292.
[2]赵静.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重要性与检测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6):634-635.
[3]张籍.电子产品电磁兼容设计要素分析及测试方法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9(19):66-68.
基金项目课题:
省教育厅项目“储罐底板缺陷自动化漏磁检测及控制策略研”,(B2015048);
校基金“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储罐底板自动检测装备研究”,(BSQD14022)
作者简介:【杨怀玉(1978-1-29),男,汉,开封,研究生,讲师,无损检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