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力运维检修工作而言,自身的特殊性较为显著,很多方面的内容,都要按照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在危险点的控制、解决层面上,应尽量的按照多元化方法来完成,观察预控的综合效用,深入分析控制的力度和方法,这样可以在相关问题的深度把控上,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内容丰富,必须对各类案例做出借鉴、分析,要坚持在自身的创新力度上,做出更好的提升,从而在问题的临时应变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
关键词:电力配电;运维检修;危险点;预控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对于我国社会各个行业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力配电运维检修工作是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电力运维检修工作具有内容繁杂、任务重、安全风险大等特点,需要针对现有危险点制定好具体预控措施。
1电力运维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
1.1高压设备的危险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进行,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各类危险点的处置,必须保持高度的关注,即便是造成了很小的不足,都容易导致后续工作的进行,陷入到较大的困境当中。分析认为,高压设备的危险,是需要重点应对的内容。第一,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必须通过超高的专业水平来操作,由于设备本身的电压等级较高,而且容易引起联动反应,部分经验较少的人员,或者是态度不端正的人员,都容易产生生命威胁。因此,高压设备的危险应对过程中,必须对周围的不良影响因素有效肃清,隔离出足够的作业范围,对检查和修复,或者是零部件更换,亦或者是高压设备的大量更换等,提前切断线路,在测试安全以后再进行运营。第二,高压设备的操作过程中,要求对各类技术数据、信息详细的记录,因此在人员安排上不能过多、过少,否则容易导致作业失败的现象。
1.2电力故障的危险
相对而言,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危险点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电力故障的处置过程中,自身的危险点表现出密集的特点,如果没有及时的把控、解决,有很大概率造成安全事故,对于电力工程的损失、设备的破坏、人员的伤亡、区域性供电的稳定性等,都会造成非常严峻的挑战。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电力故障的危险,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力故障的解决过程中,需要通过团队作业的模式来完成。但是部分机构对此的忽视态度较高,因此在故障的解决效果上表现不足,残留的隐患持续积累,最终爆发的故障失去控制,造成大面积的停电,而且在线路损坏和其他设备的运行上,也构成了负面的影响,针对联动区域的作业人员,无形之中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第二,电力故障的处置层面上,对于故障本身的分析不够透彻。例如,很多技术人员过于照本宣科,对于动态因素把握不足,没有考虑到突发情况、意外状况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故障的修复方面,有可能遭遇到危险的爆发。
2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预防对策
2.1提高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
要想提升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水平,就必须要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采用自动化技术和相关设备,形成适合用在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中的智能化检修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下,可在线实时监测配电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自动化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检修存在的盲点区域,而且自动化运维检修方式还提高了配电系统检修的质量,改善当前检修现状。
具体来说,首先在故障发生率较大的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和智能检修管理系统相连,可对人工巡视盲区进行智能化监测。其次在重点配电线路及设备上安装测温元件和绝缘监测仪器等,并根据获得的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再次,实现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智能管理系统和配电生产系统、应急检修系统的联系,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通过可视化系统对电力设备的抢修进行在线监控,可提高抢修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要结合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制度和标准要求完善管理系统的功能,解决因人工检修带来的问题。
2.2加强对重点部分的运维检修
首先对于雷电故障多发区域要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可以通过设置避雷器、避雷线等措施来提升架空线路预防雷击的能力。并做好对近几年配电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线路的分析,然后对日常运维中比较薄弱的设备以及防护能力较差、防火漏洞和线路接头过多的线路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各个转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做好检查,定期对配电室和各开关柜做好除湿、防火防水等工作,采用红外测温仪加强对架空线路和变压器的检查,并记录好相关数据。对重点工程周围的配电线路及其基础设施做好检查和防护,避免因道路工程等盲目开挖引起地下配电线路的损坏。此外,在对各线路和电力设备检修时,要加强对电缆接头、开关柜内断路器触头过热、绝缘差或有缺陷的绝缘件的检修。对已超过使用年限的配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并做好对各开关柜和控制柜中除湿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已经损坏的设备。此外应重点清楚线路周围的障碍物,排除因树枝等障碍物接触线路造成线路短路。在故障检修和排查工作彻底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对开关柜内杂物的清理,以防出现新的故障问题。
2.3实行一体化模式开展检修工作
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工作通常都是由相应的负责小组来执行的。在检修阶段,其工作内容一方面需要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设备运行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排除故障隐患。然而如此一来,检修工作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小组的配合才能完成。检修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推行一体化的检修作业模式。一体化检修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是运维检修的巡查小组和维修小组进行结合,小组成员需要至少确保有两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一体化的模式执行运维检修工作,可以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排查隐患和处理问题。不仅使检修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能最大化的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使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一体化模式的管理细节应当涉及到小组成员的分配、检修作业阶段的现场警示以及检修工作人员的护具佩戴。需要确保在各个环节都能把控好细节,杜绝安全隐患现象的存在。此外,一体化检修模式还必须与电力运维管理规范内容进行结合,确保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杜绝管理漏洞的存在。
2.4完善平台建设
第一,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平台,需要纳入国家的最新规范和宣传理念,针对先进技术、设备做出分析和报道,对于各类正确操作进行指导,对于成功案例做出对比,从而在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实践层面上,可以获得较多的参考和指导,避免造成新的隐患。第二,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平台改善,必须加强智能化的判断分析,尤其是增加app的应用,可以及时的对复杂问题进行上传、探讨,从而得到较多的支持,迅速解决检修难题。
结束语
我国在电力运维检修工作方面,能够按照合理化的方式、方法来完成,而且在各类不足的弥补上,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未来,应继续对电力运维检修工作的成就不断巩固,坚持在自身的创新力度上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任苗壮,李泉涛.电力运维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23):203-204.
[2]刘浩全.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中外企业家,2019(22):136.
[3]于韶华,张帅.电力运维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