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快速建设和发展,其他中小城市规模也逐年扩大,城市化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为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推动了社会快速进步,然而为保证城市的正常运作,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其中水资源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国家,淡水资源占全球6%,人均达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人均可使用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却是人均水资源消耗最多的国家。受到区域分布、季节的影响,城市水资源紧缺状况越来越突出,当前很多市政给排水系中节能技术还没有得到重视和应用,因此研究合理的节能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节能技术;市政给排水;应用
1 市政给排水工程概述
当下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重点项目,其作用意义重大。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是以城市数量供给、科学配置及安全保障为主,从项目施工范围及规模方面都要求较高。另外,市政给排水工程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系统布局,在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也极为考究。市政给排水工程多为地下水网布设施工,需要对布网情况与施工现场进行深入了解、系统掌握,才能起到优化项目、节能降耗的实际作用。因此从城市长远战略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技能技术应用十分必要。
2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度不够
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是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两大重点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把重点放在了提升给排水的有效性上,对于给水和排水过程中的水资源节约重视度不够。虽然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有效地进行给水和排水,但是却存在着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工作,导致部分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流中,给城市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2.2 缺乏合理的规划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水资源的需求量以及污水的排放量在增加,这增加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工作压力。部分城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市政给排水工程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设计和规划中出现了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给城市居民的水资源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2.3 缺乏合理的城市管道设计
对管道通道进行设计时,一般都是采取地下深埋的方式来设置,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地下深埋的方式非常不利于后期的检查和维修工作的进行,增加了维修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二是这种深埋方式也会给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污水排放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进行管道铺设时,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考虑不到位,导致部分管道铺设得不合理,对给水系统及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影响。
3 节能技术在给排水应用对策
3.1 合理分配给水管线压力
对城市建筑群给水普遍采用二次供水模式,但供水满足率低,必须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提供的压力,同时根据建筑密度、建筑物高低采用不同的供水规模,高层建筑给水方式一般由几种给水方式相互组合而成,例如高位水箱给水、变频泵给水、气压罐给水、管网叠压给水,且选用的组合模式因建筑结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其中超高层建筑给水方式最为复杂,因高层建筑涵盖功能多样,结构十分复杂,且水资源消耗量大,必须采用泵组加压供给,因此给水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节能效果。
市政给水时会对给水管路系统产生压力,逐渐导致给水系统老化损坏,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前期,必须计算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并采用减压节能技术,将给水管线压力设计在一定范围之内,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水资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通常建筑给水水压0.5MPa即可。高层建筑给水设计时,采用高位水箱供水方式以适应市政供水压力周期性不足的问题,生活用水先被输送至建筑高层生活水箱中,再依靠水的重力作用向下供给到用户,该方法即可保证正常稳定供水,也可实现高效节能利用水资源,但是必须合理设计水箱深度,以免受到外界污染时,水箱中水体不容易排出和净化。
3.2 合理做好排水分类
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便捷的同时,相应污水排放日益增多,但是生活用水和工业排水性质不行,因此必须做好废水的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排放造成二次污染。污水管道建设时,对水体进行评估,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污水对周围土壤、建筑进行污染。号召居民将生活用水进行二次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实行阶梯水价,从水消费成本上提高人民对节约水资源的重视,并对节约用水技术进行推广。
3.3 综合利用雨水、河水资源
现代城市排水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和工业影响因素,不仅要重视市政排水系统排污能力,也要考虑工业污水、居民用水和自然降水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好排放分类,并充分利用这些水资源。在雨季。城市管理者往往注重雨水的排放,忽视了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尤其是现代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需要也不断增加,因此不仅要做好防洪抗涝的准备工作,也要制定储水和净化水措施,在干旱季节采用雨水进行绿地灌溉,从而达到做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3.4 做好水中能源的二次利用
节能给排技术需要对水资源为载体的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利用太阳能对水体进行加热后,向各个用户进行热水供应,可以极大减少电能消耗,也保护了生活环境。随着现有热泵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开始利用污水或河水中的低品位热能进行制热或制冷,即可避免了空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降低了化石能源的消耗。
3.5 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节约用水不仅仅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是所有公民的义务。政府部门应对城市节约水资源计划进行合理的控制,对城市历年整体用水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居民用水以及企业生产用水等。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趋势,结合城市人口增长情况以及企业发展情况对城市用水实行有效控制。通过调整水价的方式进行用水量的控制。可以采取用水量分段收费政策,超出规定的用水量部分将水价提高,这样通过提高收费标准的方式有效杜绝水资源浪费问题。
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一定要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节能理念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节能技术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效果。在给水系统中,设计时可采取直接供水和间接供水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调整。要做好压力泵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不仅要做好节能工作,还要保证给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排水系统中,要根据设计的要求来选择直槽、梯形槽以及混合槽,并且需要有专业的监理人员进行全程监工,以确保排水管道施工的规范性。
结束语
合理地设计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给排水系统是保障城市日常水资源供给以及污水排放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速城市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给排水系统中有效应用节能给排水技术,可以在保证城市给排水质量的基础上,有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合理设置市政管网的布局,采用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排水方式,有效利用新型能源,合理应用污水处理技术等,这些应用可有效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进.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5,28.
[2]郭锐,侯艳薇.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浅析[J].居舍,2019,(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