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袁艳梅
[导读] 水利工程事关民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水利工程事关民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为了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重点考虑导流问题,通过对导流方案科学合理的应用,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文章分析了水利施工过程中影响导流问题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导流方案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水利;导流问题;施工
         导流贯穿着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导流工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施工环境的非常复杂,对水利工程有很大的影响。对导流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证,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水利工程,大多数是建立在内河上,这些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对于水资源的使用也进行了大力的开发,解决了河流中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对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进行综合化的考量,不同的环境对于工程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我国具有广袤的疆土,且地理环境也是十分的负载,像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其发源地都是在那些高原地带,这就为其带来了一定的水势能,这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极为有利。当然,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势能的强大,也为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在工程建设上也应该抱有环境保护的观念,这样才能在实现水利建设工作的同时,将环境和建设内容结合起来,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影响导流施工技术的因素
2.1水文因素
         从导流施工角度来看,水文是影响导流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施工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要把雨雪、结冰、流冰、洪水、水流量的大小等因素考虑进去,若忽略这些因素,或者考虑不周全,可能对整个导流施工方案的实施造成严重影响。在水利工程导流施工过程中,若遇到河流流量较大、而河道相对宽敞的情况时,一般采用分段围堰的导流施工方式;若遇到河流水文条件变化无常,不够稳定,应采取基坑淹没的导流施工方式;若施工期间正逢河流枯水期,在这期间,正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黄金时段,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开展施工。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都要根据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案。
2.2地形地貌因素。
         地形地貌是自然形成的,在制定导流方案时,相关人员要综合考虑施工场地周边的地质条件。若河道中间有自然形成的比较坚硬的山石岛屿,河道又相对狭窄,可以考虑用隧道导流施工方式进行施工;若施工现场河岸相对平坦,可以采用明渠导流施工方式进行施工。
2.3地质和水文综合因素。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周边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状况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不可预测的。若河道两岸的抗压强度能达到要求,一般都采用隧洞导流施工方式。若河岸风化现象严重,而沉积层又比较厚,应优先考虑明渠导流施工方式。
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技术
3.1全段围堰法
         通常也称为一次拦截法,是指主河道被围堰一次性拦断,将水流引入一旁的泄水建筑,最终向下倾泻的导流技术。选择这种方法时,通常还需要对泄水建筑物进行考虑,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拦截导流进行划分,通常分为明渠、隧道以及涵洞导流等。在基坑工作面小、河床狭窄以及水流速度快、纵向围堰很难修建的情况下使用全段围堰的方式。
3.2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通常也称为分期围堰法,是指将河床围成多个施工基坑,再以段为单位进行施工;而分期围堰则是以时间为单位,将导流工作分为多个阶段。由此可见,分段是针对空间来说的,而分期是针对时间来说的。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导流工作往往会以“两段两期”的方式完成。

在进行分段围堰实施导流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围住河床的两岸,这样河水可以经过束窄的河床并截断所有河流,河水就会通过相应的建筑物。在河床较宽且水流量较大、工程工期长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分段围堰的方式,能很好地实现通航、排冰等目的。
3.3明渠导流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基坑的上下游对围堰进行修筑,达到拦水目的的工作就是明渠导流,这种方式能够使河流在明渠的作用下流向下游。河岸的两岸坡度较缓,且滩地面积比较大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明渠导流的方式。和涵洞导流相比,明渠导流有着较强的过流能力,在施工的时候较为方便,因此,在符合导流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明渠导流的方式进行施工。
3.4涵洞导流法
         涵洞导流法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基坑的上下游进行围堰的设置,从而实现拦水的目的,河水经过涵洞之后流向下游。与明渠导流有些相似,而涵洞导流和明渠导流不同,它适用于水闸、土石坝等小型的水利工程。分期导流在进行后期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会选择涵洞导流法。涵洞导流突出的优势是能够依山而建。同时,涵洞导流要修建成直线,这样水才能顺畅的流过,有效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
3.5隧洞导流
         这种方法是指在工程施工基坑的上下游进行围堰的修建,以达到拦水的目的,这样河水通过隧洞会流向下游。一般河床外导流、山区河流或者两岸地势险峻。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会选择隧洞导流的方式。为了高效利用隧洞导流,需要和永久性的建筑结合利用。
3.6底孔导流
         这种方法是针对混凝土坝施工而言的,在坝体内设置泄水孔,河水通过泄水孔流向下游。这些孔可以设置成临时的,也可以设置成永久的。分期建设的混凝土闸坝工程通常会采用底孔导流的方式。如在一次拦断导流工作的后期,往往会使用底孔导流的方式。
4优化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的策略
4.1加大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水利工程等民生服务项目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社会生产越来越高的实际需要。因此,对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只有在做好施工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技术创新,使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2大力培养水利人才
         施工人员素质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就要从培养人才入手。国家要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出台聘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不断接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优化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4.3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力度,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对导流施工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导流施工的运用效果能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不但能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还能节省施工企业的建设资金,最终实现提高施工整体质量的目标。
5结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流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水利工程的重点。导流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只有做好水利工程的导流工作,才能为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保证,因此必须对导流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水利工程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导流方案,保证水利工程的导流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国.水利施工中的导流问题与技术分析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2):244-245.
[2]赵少逸.水利施工中的导流问题与技术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2842.
[3]毛新洪.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J]. 装饰装修天地, 2019(14):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