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李锐 张帅
[导读]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摘要: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质量要求中防水防渗漏是关键点,需要建筑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满足人们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对建筑防渗漏的控制也就是对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但引发建筑产生渗透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于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预防工作要结合实际对产生问题的原因的分析来具体的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所以,对建筑工程产生渗漏的原因进行研究是预防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防渗漏的技术准备,充分利用好技术,做好防渗漏的处理。
         1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的防渗漏技术无法满足相应防渗部位的施工要求,就容易为建筑工程的后期使用埋下渗漏隐患。建筑物一旦发生渗漏问题,将会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缩短建筑的整体使用寿命,严重影响居住者的正常生活。如果某些部位的防渗漏技术不规范,水分就会沿着墙体、楼顶等部位渗入室内,导致室内空气湿度增大,长此以往外墙皮就会发生脱落,建筑整体承载能力降低,甚至造成房屋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由于渗漏问题产生的这些不良情况严重威胁到居住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如果存放高科技设备的厂房或生产车间发生渗漏,会损害设备的性能,降低其使用周期,给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是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费用的重要举措。在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中,要科学合理的选择防渗漏施工技术,以专业严格的技术标准为标杆,做好对每一环节的质量把控,为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保驾护航。
         2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屋面防水防渗漏施工技术
         现阶段,在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中,刚性防水技术较为常用,在这项防水防身技术中,混凝土是主要材料。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需要遵循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两边到中间的原则,通过分层浇筑方法的使用,避免对钢筋踩踏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在防水施工阶段,清理屋面隔离层是首要环节,如果屋面清理不干净彻底,结构疏松,就进行防水底涂施工,以及未对结构缺陷进行处理及结构闭水,必然存在渗漏隐患。在第二个环节,柔性卷材防水,不注重细部节点及附加层处理,搭接不符合规范,粘贴不到位,工人随意施工,过程监管缺失,验收马虎随意走过场;施工单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普遍防水保护层取消漏施工,直接在防水层上铺设保温板,这样极易造成防水破坏,刚性层钢筋绑扎,同时把控网片之间的距离,最大间距不能超过20cm,按柱网尺寸或不超过6m,此基础上切断钢筋的分段位置。刚性层浇筑及养护是第三个环节,养护时间为混凝土初凝之后的24h内,第四个环节为油膏嵌缝。案例分析:某工程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在屋面防水防渗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改性沥青防水膜作为了选择,但由于积水时间过长,其防水防渗能力下降,最终出现了渗水问题。与此同时,在柔性防水层施工阶段,对于混凝土的清理与要求不符,故水泥砂浆面和混凝土基面无法有效黏结,混凝土裂缝大量生成,为此解决该问题,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基层处理。使基层和防水膜之间的黏结力增强,是基层处理的主要作用。在进行基层处理时,需要基于设计要求,做好基层涂料的选择和应用,考虑到上述屋面工程应用了改性沥青卷材,故施工单位选择了与之相匹配的底漆,从而使二者黏结效果得到保障。②找平层。在涂料涂刷之前,需要进行找平层施工,这项施工内容由多项环节构成,分别为混凝土清理、设置隔离缝,同时还要对标高位置、找坡位置进行明确,最后方能进行砂浆材料的涂抹。


         2.2外墙防渗漏
         在具体展开外墙防渗漏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墙面凸出构件展开调查,做好防水细节设计,并要绘制详细节点图;其次,对施工所有材料质量、规格以及性能等展开严格审核,及时更换质量不合格产品,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展开抽样复检;再次,在实施保温施工以及外墙抹灰施工之前,先对预留孔洞等展开防水封堵处理,且要做好缺陷检查,要及时对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墙面展开优化处理;最后,对外饰面施工全过程展开严格管控,降低裂缝发生可能性。在施工时,需要重点对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材料交接处防裂处理以及上下接茬处防水施工展开重点管控,应保证外墙施工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2.3卫生间渗漏方面
         对于卫生间发生渗漏问题,首先应当想到的应对措施就是加强卫生间的防水工程,在对卫生间的及排水管道进行维修时,或者在设立之初,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预留出一定的缝隙和孔洞,这些一流的缝隙和孔洞可以防止材料在受热时发生膨胀,进而导致墙体受到的应力增加而出现裂缝。此外在进行卫生间的防水工程时,应当对施工所用的防水材料进行严格把控,防止由于施工人员偷工减料,或者选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防水材料而导致的卫生间渗漏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容易积水的地方,比如卫生间和厨房铺设防水层,并对防水层进行卷边处理,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渗漏问题的发生,在进行卫生间防渗漏施工的同时需要相应的人员对施工的流程进行监督,以保证防渗透施工的质量。
         2.4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
         在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重视混凝土浇筑缝隙处的防渗漏施工,在浇筑缝隙采用水枪清洗的方法,使缝隙位置处于湿润状态,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的准备阶段,应保证地下室管道与墙体间距离控制在25-30cm范围内,方便墙管的施工,尤其是在内墙角施工中,管件距离应超过30cm,在墙体中安放预留角钢,以便加工地下室管道与墙体的连接。在底板垫层上加装防水卷材,然后在地下室围墙施工后,同样加装防水卷材,有效提高地下室的防渗能力,避免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
         2.5门窗的防渗漏技术
         门窗是建筑工程中活动频率较高的部位,相较于其他几个渗漏部位,门窗是渗漏问题发生的集中部位,所以强化对门窗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①选择合适的门窗材料,提高防渗漏效果。并且材料在安装之前要对其外观、规格、性能等指标进行检验,确保材料的完整性;②门窗的安装操作要严格依照设计标准进行,在设计图纸的指导下完成对各部位的安装。同时采用防水砂浆等防渗材料对填缝进行密封处理,通常采取分层填充的方式进行,这样又有效保障填充的密实效果。填缝处理时应由专人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检查监管,这样可及时发现填充过程中的空鼓和不密实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处理。③在门窗上部增加雨篷设计,并以雨篷下20mm的距离作为滴水线,滴水线经涂刷防渗材料后,来降低雨水对门窗的冲刷。
         结语
         防渗漏过程是我国建筑工程中的重点施工项目。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内容复杂,导致影响渗漏的原因由很多。为了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以及居住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做好建筑的防渗漏工作,科学合理的采用施工技术,加强对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科学选择防水工程施工材料,提高施工工人的责任意识,全方面保障建筑的防渗漏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鹏.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3):26-27.
         [2]王敏利.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10-11.
         [3]闫继国.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9(24):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