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建设目标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物流系统及功能的完善作用,以及对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作用。重点加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等流通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长期稳定农产品流通模式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比重,构建符合新时代农产品流通需求的农产品现代供应链体系,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选址原则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及交通、通讯、市政等专项规划的要求。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区。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下风向。应选择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良好地段
总平面设计原则
总平面设计应以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划条件和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建筑物布置应争取最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符合消防和卫生、环保等规范的要求。总平面设计应分区明确,充分考虑该项目服务功能的需求,方便使用管理,避免相互干扰,有利于货物运输和人流疏散。新建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应符合大型物流园的特点,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温馨的交易环境和人文景观。满足南岔县城构建山水园林城格局的规划要求。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电力、供(排)水管线,降低建设成本。
交通组织
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在物流园场地内修建道路、集散广场、停车场等。场地必须保证两个出入口的道路均与城市主道路相连,既方便交通运输,又可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
绿地、景观设计
在物流园场地的四周种植绿常绿乔木松树、花灌木(以紫丁香、兴安杜鹃及果树为主)和营造集中绿地。绿地内可适当点缀绿化小品和雕塑小品,使绿地景观更加丰富多彩。以绿地为中心布置小型游憩区。游憩区内可设置休息厅(廊)、棋牌桌椅等,为员工及往来人员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在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中缓解紧张工作的压力和疲劳。道路绿化“高中矮、针阔彩”的基本原则进行绿化。该项目根据建设场地的具体条件进行总体布局和总平面设计。场地总平面布置比较紧凑合理,建筑控制线、城市绿线、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等指标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满足消防、环保、日照、卫生、总图设计等规范的要求。
建设原则
坚持有利商品交易、方便货物贮存和集散、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物流信息集散的原则。严格按《民用建筑设计标准》(GB50352—2019)等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性化设计。应根据物流园冷链集配中心和交易中学的功能特点和差异,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做到平面布局科学合理,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运输通常便捷。应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选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淘汰能耗大、易损坏、落后的建材产品。
建设标准
以电子网络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一流的硬件设施设备,增强仓储及流通能力,提高冷链物流效应、运行效率和辐射力,将冷链物流产业园,建成配套齐全、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物流信息快捷通畅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物流园,让成为的物流信息集散中心。各建筑物的层数、层高、耐火等级、建筑结构、建筑外保温、屋面防水、地面、竖向交通设计、建筑物内外装修、建筑防火设计、无障碍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等建设标准,均应按照《民用建筑设计标准》(GB50352—2019)等相关建设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执行。
工程建设组成分析
冷链物流产业项目功能配套,管理功能的综合办公楼,服务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后勤功能的餐厅和住宿休息功能的餐饮中心与汽车旅馆。产品分拣和加工功能的产品分拣、加工处理车间,运输服务功能的汽修汽配维护中心和加油加气站。冷藏冷冻功能的冷库,也是冷链物流产业园的核心功能建筑。
冷库建筑设计
冷库应建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来源可靠的地方,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尽量避开工矿企业的有害气体、烟雾、粉尘以及来自传染病院等的污染源。肉类、鱼类等加工厂的冷库应布置在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最小频率的上风侧,位于产地附近或商品集散方便的地方。建筑一般由冷加工及冷藏建筑、冷加工辅助建筑、交通运输设施、管理及生活用房建筑和机房制冰间建筑等组成。冷加工及冷藏建筑统称“冷间”,包括温度在0℃左右的冷却间,温度在-23~-30℃的冻结间,温度在-12~-20℃的冷藏间,以及温度在 -4~-10℃的贮冰间。冷库的平面布置应使工艺流程合理,路线短,不交叉,高、低温分区明确,尽量缩小围护结构的面积,柱网分布整齐,并考虑到扩建和维修方便。其平面一般成方形,多层冷库常建成哑铃式或单体式。哑铃式将高温库和低温库分为两个独立的围护结构体,中间以穿堂衔接,使用效果较好。单体式在高、低温库间用绝热墙将楼板及地面分隔开,库门与常温穿堂相连接,库门上设置空气幕,以防止库内冷空气外溢。冷库的墙体、天棚、地面都要铺设导热性低的材料,如稻壳、软木、沥青、膨胀珍珠岩制块等,作为绝热层,以阻止外界热流浸入库内,增加热负荷。为防止室外水蒸气往绝热层渗透,还需在绝热层的高温侧铺设渗透阻大的材料,如沥青油毡等作为隔气层。
冷藏间的基本形状,柱网尺寸及层高
冷藏间是用来长期贮存冻结食品的库房,冷藏间的平面形式宜为矩形,但是长边和短边最好设计成正方形,这样就可以使得库房内的走廊最短,节省了交通的距离;这时的墙体的围护结构面积也是最小的,能够减少成本。由于冷藏库楼板的荷载较大,库存物堆放较高,故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其柱网的经济尺寸皆为 6.0米×6.0米。每一冻结物冷藏间的大小,一般以 400吨的库容量较好,因为一列车 20 节冷藏车的总容量为 400吨,使之每一列车的来去,只要开一间低温库即可装满。冻结物冷藏间的库门最好对着低温川堂,使之经过冻结间加工的货物直接通过低温川堂运进来,这样可以减少库内的耗冷量。冷藏间的层高主要取决于库内的堆货高度,用人工堆货,它的高度只能在 3.1m 左右,用码垛机堆货,堆放高度可高些。冷库建筑层高为:多层冷库层高不小于 4.8m,净高取 4.6m;单层冷库净高不小于 5m;高温库(0.2℃)净高不小于 4m(地下室高温库当条件限制时允许不低于 3m)。冷库一层建筑标高主要依据铁路轨顶标高,铁路站台标高比轨顶标高要高出1.100m,库内标高要高出站台标高 0.050m。
寒地冷库的隔热节能设计
寒地冷库建筑的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工业性或者民用建筑房屋的不同是对隔热防潮的要求很高。所以,建设冷库时必须做好隔热防潮措施,这也是冷库建筑设计的最关键问题。首先要保证隔热层的连续性,不能有一点裂缝,否则会导致出现冷桥,使室内的冷气散到室外。在实际设计中隔热层往往被柱子、梁、隔栅、门框等所隔断,因此在构造上应使隔热层通过去,连续不断;二是选择隔热层的材料,确定隔热层的厚度。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其物流产业开发功能的发挥,将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培育,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成长支持,并为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编写组·冷藏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22-125·
[2] GB J762-84,冷库设计规范[S]·
[3] SBJ11-2000 J40-2000,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范范〔S〕.
[4] 汪子琳;冷链物流面临四大问题[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07期
作者简介:刘杰(1975.9),男,硕士,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建筑新技术。身份证号:23232519750909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