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栾根生
[导读] 现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期间,仍旧存有许多不合规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摘要:现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期间,仍旧存有许多不合规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发许多安全风险隐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当中存留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措施,期望可以保证将各项安全风险隐患问题消除。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从建筑行业的角度出发,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会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缺点,通过对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施工现场的人员安排、设备使用情况、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成本控制、材料质量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只有考虑全面、综合管理,才可以让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保障,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已经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但建筑工程数量依然比较庞大,面对庞大的数量,为了使工程能够安全、高效、高质量完成,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整个行业也起着规范性的作用,它确保了整个工程的总体平衡发展,保障了工程的有序进行,同时在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的管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需要关注的方面也比较多,不仅需要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还需对接前期材料的准备并对材料进行检查,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与养护,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分配,建筑工艺和技术的选择,都要进行综合的考量进行合理的分配,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工程的质量保障,这些都是施工现场管理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材料管理方式落后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材料,工程材料自身的质地、材质以及质量等都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施工材料管理也势必要成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施工材料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施工材料种类多、数量大且规格繁杂等,涉及工程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特别是现代的工业化材料与设备产品,其质量离散性较小,这就使质检人员或监理面临难题,仅能从书面报告、试验检测报告等来片面地评估材料质量,然而,实际上建筑工程施工的砂石、水泥等材料质量体现出很大的离散性,而且各类材料经历了运输、储存等动态过程,静态的书面检测很难发现问题,使得材料质量难以保证。
         2.2企业监管制度的缺失
         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在不同的企业现状不同,在国内有制度比较好的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是比较欠缺的。主要原因还是各企业的基础不同,每个企业现存的管理制度不同,管理经验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素质也不尽相同,此外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与落实程度也不同,再加上所承包工程的环境不同都会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积累与管理制度的制定产生影响。监管的力度不足在目前项目施工管理中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高素质的监管人员比较欠缺,很多企业在施工前期的准备,以及施工的具体进行中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对工程的质量完成起到很大的威胁。
         2.3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要依靠管理人员才能完成,所以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人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和较好的管理水平,都会导致管理工作的失职。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低,对工作的态度不积极,不能严格进行企业的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不能有效把控,会给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施工项目的质量不达标。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优化管理措施
         3.1施工材料的优化管理
         积极优化施工材料管理前提是要牢固把握采购环节,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采购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优选高信誉度厂家的产品,入场材料采取登记台账管理制度,也就是入库、领用、发放等都要及时登记,其中材料要凭出库单发放。入库材料根据其质地、性能等分类存放,而且要重点保护原材料、半成品,科学掌控材料使用量。其中必须重点关注施工材料的质检,质检人员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特性,既要做好书面质检报告核查,又要在不同工序、不同时段采取适合性的质检方式,砂石等施工材料进场时需接受试验检测,施工运用前要再次接受检测,牢固把握每个环节,掌握好各个阶段的质量检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3.2完善企业管理与监督制度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中对建筑施工相关理论知识比较熟知的人员还是比较稀缺的,很多管理人员都比较墨守成规,缺乏相关专业的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并且缺乏对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把握能力,导致管理制度的制定理论与实际不符,缺乏可施行性,无法在具体落实时发挥其最大作用。企业有必要引进相关的专业的管理人才,并通过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学习,对施工大环境和施工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的把握,改善与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增强项目管理中各方面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制定能更好的让工程有序实施,而设立科学系统的监督体系能够保障制度的具体施行,更好的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机制得到高效的运行,同时系统而有组织的监督机构的设立对工程的质量更能提供很好的保障。
         3.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引进新人才,从而可以获得更多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对于新进人才,要求具有专业性强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的管理经验,能帮助企业完善管理理论的条例,增加现场施工的管理经验,通过管理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制订详细的自我提升学习计划,从理论知识和管理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提高。管理人员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止于解决问题,而是更加注重优化的处理方式,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并实现自我价值。
         3.4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点工作内容,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力度,才能有效增加员工的安全意识。具体而言,需要根据安全法律法规,结合本次施工项目的特点,专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1)施工前,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采用工程安全事故的例子进行分析,增加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2)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划分,不同部门和不同的人员的职责都要详细说明,确保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来讲,管理建筑现场的效果除了直接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品质之外,还会决定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工期,以及所有施工成本。所以,建筑现场有关管理人员应该增强个人的管理责任认识,加大建筑现场的管理力度,优化管理工作内容,以保证能够明显提升建筑企业的总体管理能力,继而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杨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69.
[2]杨艳红,李大明,刘志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居舍,2018(30):136.
[3]冯海林.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8(09):225.
[4]王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48.
[5]罗永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河南建材,2018(05):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