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及救援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丁玲
[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也在不断的稳步前进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也在不断的稳步前进,所以高层建筑也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说到高层建筑就必须提到电梯,电梯已经是人们上下楼梯的代步工具。虽然电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是在电梯的运行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意外或者损失,也会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很大的风险,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事故时,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事故。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电梯应急避险和救援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救援
         引言
         由于我国近年来高层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因此高层建筑电梯的应急避险和救援工作的开展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只有有效的控制高层建筑电梯运行中的事故发生问题,才能确保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因此应急避险救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高层建筑分为一类高层和二类高层,其二类高层一般指大于24m小于50米的建筑(单层大于24m除外),而一类高层普遍指大于50m的建筑,部分特殊除外。以下就针对二类及以上高层建筑电梯事故问题进行分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预防事故的有效对策,积极有效地确保救援工作有效开展,为降低高层建筑电梯事故机率提供保障。
         1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及救援中的问题
         1.1乘坐电梯时出现突发故障
         乘客在乘坐高层建筑电梯时,如果电梯发生故障,很容易出现暂停,乘客直接被困在电梯内部。引发高层建筑电梯故障的原因比较多,如电梯内部的控制程序发生偏差,启动电梯安全装置。被困在电梯中的乘客要及时按下应急灯按钮,并与物业人员取得联系,物业人员接收到报警信号后,要及时与电梯公司联系,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全面维修。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乘客不要慌张,要配合救援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救援人员要认真检查电梯控制程序,如果发现是电梯内部的控制程序出现错误,要进行修复,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电梯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
         1.2电梯出现紧急停电问题
         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紧急停电的问题,那么人们就会感到紧张、恐慌。电梯停电,轿厢内部会迅速亮起应急灯,电梯乘坐人员要紧急按下电梯内部的应急按钮。电梯操作人员应该按动电梯报警系统,并及时和维保人员取得联系。这个时候维保单位和物业人员应该立即采取救援工作,到现场实施紧急救援,这样才可以保证电梯乘客的人身安全。
         1.3超速
         1.3.1上行超速
         电梯上行期间可能会出现超速运转的以往情况,会使乘客滋生恐慌心理,严重时,会对其构成人身伤害。GB7588-2003中明确指出,曳引驱动电梯上安装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该装置由速度监控与减速元件构成,其能较灵敏地检测出上行轿厢是否发生了速度失控情况,下限位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上限速度(被定义为是对安全钳的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并能使轿厢制动停运,或将其运行速度降至对重缓冲器的规划区间内。以限速器—上行安全钳、限速器—曳引轮制动器等较为常见。本文以机械触发式夹绳器为实例,探究其运作原理:电器轿厢上行超速以后,限速器机械性动作,驱动闸线,联合夹绳器动作,将曳引钢丝绳夹紧,使轿厢制动暂停或运行速度降至对重缓冲器的限定区间内。
         1.3.2下行超速
         G137588-2003规定,轿厢安装有能在下行过程动作的安全钳,在抵达限速器动作速度时,甚至悬挂装置结构发生断裂,安全钳可以夹紧导轨,进而使安装有额定载重的轿厢停运并维持静止状态。当乘坐的电梯因为控制灵活性丧失、曳引力不够、制动力偏低或曳引钢丝绳结构完整性出现断裂等因素,均可能会造成电梯下行超速或意外坠落,若发生以上情况,则安装于电梯机房内的速度监控装置一限速器将会动作,先是限速器上的开关动作,随即安全回路断离,最后,电梯整体制动。


         2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及救援措施
         2.1制定电梯运行保护策略
         除有关部门针对电梯的保护工作提出了较为明确地规定要求外,近年来的电梯技术也相当成熟,设备运行也趋于平稳。一般来说,电梯设置有必要的安全回路监测装置。电梯上行时,电梯上部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对电梯上行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关键设备就是速度的监控以及检测软件等。由此能够确保电梯实现安全启动以及运行要求,更能确保乘客在乘坐电梯时的安全。在下行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应运用安全钳系统让电梯能够及时的停止运行,防止电梯因制动失效问题而引发安全事故。电梯建立有多种的应急装置,针对突发停电问题,设置有备用的电源,以此来防范该问题的发生。若提升对救援的要求,需对高层电梯分段设置,由此来减少由于电梯运行行程过大导致救援困难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救援效率。
         2.2电梯超速限制措施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能够得知,为了保证电梯轿厢能够更加安全的运行,电梯管理人员要采取合理的下行超速保护方法,科学使用安全钳,当电梯轿厢的运行速度过大时,严禁使用轿厢内部的悬挂装置,利用安全钳将电梯运行轨道夹紧,不断提高轿厢的稳定性,保证轿厢平衡。通俗来讲,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一旦电梯出现故障,轿厢迅速下落,通过科学安装速度控制设备,能够提高轿厢的安全性[4]。高层建筑电梯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流程进行控制:首先,启动电梯与限速器,并停止安全回路的运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电梯仍然快速运行,可以采用安全钳,停止电梯运行;其次,电梯管理人员要与电梯中的乘客进行沟通,安抚乘客情绪;最后,电梯管理人员要将电梯情况反馈给维修人员,维修人员通过释放安全锤,保证被困乘客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援。高层建筑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采取合理的上行超速保护方法,可以在拽引牵动电梯上部安装限速设备,通常情况下,限速设备内部包含检测零件,能够检测轿厢的上行速度。通过安装合理的上行限速设备,能够保证轿厢的稳定运行。当发生电梯故障时,该设备能够保证轿厢缓慢下落到指定位置,为救援人员提供方便。
         2.3善后处理工作
         电梯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安全故障,并且接收到报警,那么操作人员就要立即利用报警设施安慰被困人员,并且向他们讲授注意事宜,同时要告知操作人员立即进行施救工作。如果发生电梯故障,需要调查救援记录,并且立即联系医院和所在地的技术监督部门。和乘客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及时确定事故发生的经过,调查电梯安全问题,并且完善备案工作,如果电梯频发事故,那么电梯使用单位就要实施全面的检查,及时维修事故电梯,如果电梯发生了安全事故,那么就要向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提交汇报相关材料。
         2.4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升常识宣传力度
         电梯的使用单位应提前准备完善的紧急情况与突发情况的救援方案,针对学校、写字楼等人员密集的地区,要在每年定期开展大型救援演练活动,单位要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疏散演练等活动。并注重常识宣传工作的开展,在电梯轿厢中张贴相关的电梯注意事项专项海报与标语等,由此对高层内部用户进行安全常识的宣传,进一步提升用户安全常识,由此为电梯事故发生后,提升应急避险与救援的效率,并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高层建筑电梯运行安全性的同时,为人们良好出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结语
         电梯是以电机为主要动力的垂直升降机,目前,其在高层建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近些年,全国各大城市陆续报道了几起电梯事故,形成了较严重的人员伤亡。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建筑电梯事故相关应急避险及救援作出探究,希望能和同行分享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提升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电梯运行的安稳性,为社会发展、人们工作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玉洁.视觉传达设计文化在电梯空间的传播与运用分析[J].大众文艺,2020,14(01):90-91.
         [2]张映胜.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艺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41(01):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