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兰海娟
[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农村劳动力逐渐涌入城市务工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农村劳动力逐渐涌入城市务工,农村只剩下老人、儿童和劳动能力有限的群体,导致部分农村土地被遗弃,房屋残破,村庄空无一人,这些现象与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道而驰。要切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地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关系到农村的振兴和发展,是一件惠国惠民的大事好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既要使村庄土地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又要为村庄留下发展空间。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综合整治;问题;对策
         引言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农村土地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动力,多数地区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也在不断的进行中,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数量不断增多,为农村人口生活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
         1.1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存量建设用地进行了科学规划与利用,合理协调与优化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这能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影响农民正常生活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1.2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离不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支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强调生态优先,同步推进山体、水体、农田、道路、林地和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等多种类型的综合整治,能够为农民群众创造更加绿色、和谐的生态宜居环境。
         1.3落实乡风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落实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使农民重视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绿色环保的乡风文明。
         1.4改善乡村治理效果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乡村治理的一部分。规范综合整治结构、机制与制度,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整治,发动当地群众、老党员进行监督,能够有效保障整治效果。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实行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滞后,部分项目设计不够合理
         第一,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涉及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林业部门规划、水利部门规划、基础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等,因各部门的规划间缺乏统筹衔接性,可操作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第二,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设计是项目预算编制和项目施工的基础。但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基础资料的缺乏、项目测量程度不够、项目现场踏勘不到位,以及设计方案论证不够充分等因素,造成项目规划设计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直接影响了工作进度和工程质量,导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能按规划顺利实施。
         2.2缺少融资导致项目资金缺乏,无法有效开展或者高质量的开展整治工作
         各个地区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仍然是政府拨款,融资渠道过分狭窄导致项目资金出现短缺。为了保障整治项目的顺利完成,政府部门就必须保持高额的拨款,这就对地方财政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目前,大多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都是社会资本投资,政府拨款的已经很少了,所以说造成财政负担也不存在。


         2.3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标准多、管理统一困难
         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住宅建设建制、平整土地和农村道路等不同项目,农村土地种类不同综合整治项目有不同的规范和标准,甚至同一类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不同领域的规范和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关于农村土地在综合整治项目中,有灌溉水利工程技术三个国家标准《灌溉水利工程技术技术规范》有7项,农村土地一体化本项目还有农村公路项目的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有三个。各种不同的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使农村土地得到综合整治项目的施工、验收和后期管理不能统一进行。
         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对策
         3.1科学合理制定规划
         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必须在充分调查、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实地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评定新农村建设、当地农村的自然生产环境、土地综合整治的潜力、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权益保障措施、生态环境等等的因素来确定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保证编制的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贯彻落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时,要考虑与其他部门的规划统筹协调,相互衔接,合理布局,以便有利于长远发展。
         3.2整合资源
         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过于广泛,这就造成了相关工作量过于庞大,资金的投入和调配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成立一个在整体工作中具有高效领导能力的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需要有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各级相关部门的主要责任人需要对相关工作直接负责。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中需要将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做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以此督促各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积极工作。这样,便能使各种资源的调配工作做到最快、最优,减少各项工作中的拖拉、应付现象,真正的做到高效运转。资源的调配和利用需要在权威部门的督促下,在专业人员的协调下合理进行,工作组建立的目的便是统领全局,使资源能够跨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
         3.3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提高项目实施质量
         首先,要做好招投标工作。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管理部门要把好招投标关,要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律法规政策公开进行招投标,依照招投标程序公平公正确定信誉口碑好、有土地整治经验、综合实力强、技术过硬的施工单位。其次,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和强化监理单位监督管理尤为重要。要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如发现不按规划设计要求施工、达不到设计技术操作标准、实施项目无备案、项目日常报告制度缺失、监理单位监督检查不到位等各项问题,要立即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项目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再次,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工作。审计部门要严格把好资金使用关,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专户进行专账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要加强群众监督,严格按照项目预算使用,不允许超出预算额,严格按财务程序和规定进行报销,坚决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最后,加强项目后期监管工作。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要加强后期监管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当地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土地整治后期监管政策,努力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明确监管责任,按照“谁受益、谁养护”的原则,指派专人进行监管,同时建立后期监管奖惩制度,真正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发挥作用,能为农民增加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在我国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也需要不断加大力度进行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治理还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解决,这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同时更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大管制力度,完善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内容体系建设,对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建设还应当从土地综合整治方面入手,促进农村土地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月,王仰麟,胡智超,宋治清.面向空心村综合整治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9,35(10):1237-1248.
         [2]诸培新,王敏,胡军.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条件与微观农户意愿研究—以南京市万顷良田工程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