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获得较好的发展,其中绿色智能建筑概念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绿色智能建筑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求,还能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度和建筑工程的环保性能。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建筑企业的绿色发展,还能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绿色智能建筑的背景和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了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最后分析了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
关键词:绿色智能建筑;建筑学;设计要求
引言:随着全球资源越来越紧张,建筑行业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型行业也不得不创新发展。而绿色智能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方向,不仅可以在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社会效益,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环境效益。建筑行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能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企业在进行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时,应该注意对绿色智能发展理念的运用,并且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一、绿色智能建筑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一)绿色建筑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已经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也要求建筑企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理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首次对绿色建筑的多个方面的要求与标准进行了规定,并用三个星级来对绿色建筑进行等级划分。而2012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的新的标准,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到2020年全国绿色建筑的数量必须占到新建筑的30%及以上。
(二)智能建筑背景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并且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已经成为了全球建筑行业发展的新的主体。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有效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数字全球化已经不再是空谈,而是这个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智能建筑也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智能建筑不仅能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还能通过实践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三)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绿色智能建筑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有效结合不仅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还有效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和有效保护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并且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不仅有效提高了数字全球化的程度,还能通过绿色智能建筑发展数字沟通技术。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必然会更加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并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也会不断提升。
二、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
(一)建筑结构设计
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主要采用大空间结构,不仅提高了建筑布局的灵活性,还提高了建筑的空间感。绿色智能建筑的建筑结构主要有框架、框剪和钢结构,不仅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还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的舒适度。并且在绿色智能建筑设计过程还应该注意为建筑的层高和走廊高度,并且还要为房屋的设备间、配电线、管道等设施的安装留足空间。
(二)采光与日照设计
在进行绿色智能建筑的采光与日照设计时,需要保证房屋建筑的日照状况满足相关标准和规定。在进行绿色智能建筑设计时应该先应该用计算机软件对当地的日照状况进行模拟,然后进行房屋采光系数的计算,并依据光照系数对房屋建筑的采光和日照进行控制。可以在建筑设计时通过对建筑窗的面积比的控制,来实现对建筑日照时间和面积的控制。
此外,还可以通过屋顶天窗、天井等设计来加强房屋建筑的内部采光,或是在建筑窗外利用反光板、散光板增加室内的采光。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加强楼层房屋的采光和日照面积和时间,对于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可以通过将地下室设计为半地下室或是利用窗井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室,增加地下室的采光。
(三)隔声降噪设计
人们在进行建筑选择时,噪声情况是考虑较多的因素,因为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进行绿色智能建筑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建筑与城市交通主干道距离太近,这样能有效降低建筑的噪音。若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隔音建筑材料、广告牌等措施来减少交通产生的噪声对建筑的影响。并且,在进行小区平面设计时应该按照建筑对噪声的敏感程度来进行建筑的安排,将对噪声比较敏感的建筑安排在小区最内部,对噪声不明感的建筑安排在小区外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对绿色智能建筑的影响,并且提升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水平。并且在绿色智能建筑的走廊、管道和机房等容易产生噪音的部分,应该采用消声、减震的设计来达到建筑隔声降噪的目的。此外,在进行学校、医院、酒店等对于噪声要求较高的建筑的走廊、门厅等部位应该尽量采用吸声材料或是吸声顶棚,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噪音,提升人们对建筑的使用感受。
三、?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
(一)区位要求
区位要求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区位,以此提升建筑设计的水平和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在进行绿色智能建筑设计时更应该注意对区位的选择,应该首选周围基础设施齐全的区位,保证建筑工程的基础性能。其次,在进行绿色智能建筑区位选择时,还应该考虑建筑周围环境,包括绿化情况和噪声情况等。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建筑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能结合周围基础设施,为居住者提供一个绿色、舒适、安全的建筑。
(二)规模要求
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要求建筑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意建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建筑行业的协调发展。所以在进行绿色智能建筑设计时,要求建筑设计所展现的规模效益一定要有针对性。通常绿色智能建筑的规模应该在20000 m2以上,这样才能是适应绿色智能建筑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发挥绿色智能建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相协调的作用。
(三)投资要求
绿色智能建筑设计旨在降低建筑的建设成本,使用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让建筑物发挥长久的环保功效。绿色智能建筑设计要求企业在投资阶段的投资应该比普通建筑高10%~15%,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绿色智能建筑的性能和质量。在施工阶段时可以通过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施工成本并提高建筑环保性能。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建筑的投资成本,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智能建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科技水平发展的产物。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良好,因此,建筑企业在发展时应该尽量向绿色智能建筑方向发展。绿色智能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主要注意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采光和日照设计以及隔声降噪设计,只有做好这些设计绿色智能建筑的性能才能有效提高。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的运用主要从区位要求、规模要求和投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建筑企业在进行绿色智能建筑建设时应该注意这些要求,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佑凤.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J].智能城市,2019,5(14):74-75.
[2]李浩.浅谈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215-216.
[3]温炎涛,彭立宁.绿色智能建筑针对建筑学专业的设计要求[J].价值工程,2012,31(3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