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也在不断发展。地下车库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底板抗浮不足产生开裂而引起的结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本文针对大型地下车库抗浮设计方法展开了详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抗浮设计方案选择和抗浮锚杆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大型地下车库;抗浮锚杆;抗浮设计;
引言:在城市开发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可利用的地上空间越来越少,使得地下空间开发深度逐渐增加。建设大型地下车库,能够使地上停车空间有限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对地下水浮力估计不足而造成地下车库出现抗浮问题还时有发生。因此,还应加强大型地下车库抗浮设计研究,以便使车库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得到充分保证。
1大型地下车库的抗浮设计方法
在大型地下车库抗浮设计上,主要可以采用增重、增拉、降水方式解决抗浮问题。采用增重方法,需要根据结构承受水浮力大小展开分析,在结构自重与水浮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延伸翼板、增加覆土或对基础底板进行增重等方式使结构整体重量增加[1]。但如果相差较大,增重将导致造价大幅度提高,因此通常不予采纳。采用增拉方法,可以通过设置抗拔锚杆或抗拔桩避免结构上浮。抗拔桩利用桩体自重和桩侧阻力提供抗浮力,大小与桩长、直径、类型等有关,多采用预制桩、灌注桩等[2]。由于桩径较大,需要增加底板厚度,在桩间距过大时才能抵抗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在上部结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受大开洞、中庭等结构的影响,基础底板将同时承载较大向下压力和向上水浮力,容易出现结构裂缝问题。合理进行抗浮锚杆布置,能够避免底板变形。但还应加强实际受力分析,才能合理进行锚杆布设,保证工程设计效果。完成降水设计,需要在结构基底和四周完成降水盲沟修建,使地下水得以汇集到集水井中,然后利用水泵排走,确保地下水位始终比警戒线低。但在大型建筑中,盲沟数量过多,将给日后使用管理带来不便。从总体上来看,不同抗浮设计方法拥有各自优缺点,具体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2大型地下车库的抗浮设计实践
2.1工程概况
某地下车库项目面积为28000㎡,为两层全埋式结构,地上部分建筑面积达39000㎡,属于高层住宅楼。工程所处场地为丘岗地貌,总体北高南低,标高在17-21m之间,高差在4.6m左右。从地质条件上来看,从上至下分布有粉质黏土、残积土、强风化岩,标高分别为4.3-21.2、3.7-16.8、2.6-15.6m,最底部中等风化岩拥有完整岩体,单轴抗压强度能够达到2.1MPa,质量等级为V级。
2.2设计方案
按照工程总体设计,上部主体结构基底荷载平均能够达到218kPa,持力层建设在强风化岩层,承载力在170-300kPa范围内,不存在抗浮问题,可以采用筏板基础,与车库基础间进行后浇带设置。车库区段地下结构较深,存在地下水位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抗浮设计。考虑到工程为地下室结构,建筑结构面积较大,自重与水浮力存在一定差距。
而岩层较浅,难以通过预制桩施工增加拉力。因此在制定抗浮设计方案时,还要在钻孔灌注桩和抗浮锚杆间进行选择。采用灌注桩方案,单柱抗浮反力需要达到1170-1700kN,应采用孔径600mm、长12-15m桩,承载力能够达到600kN,布置2-3根能够满足单柱抗浮要求。采用抗浮锚杆,需要在中风化岩层进行锚杆埋设,采用的锚杆长在12-16m之间,单根承载力能够达到580kN,需要在每跨位置布置2-3根。按照5.4×6.6m标准跨柱网对方案综合造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抗拔桩需要在柱底承台位置进行布置,将造成筏板厚度和配筋增加。而采用抗浮锚杆方案可以在底板底进行锚杆灵活布置,相比较而言约能减少16.3%的造价。利用锚杆代替抗拔桩,无需额外设置承台,同时能够使筏板峰值弯矩得到降低,有效预防底板裂缝的产生,因此经过分析对比和现场论证后,决定采用抗浮锚杆解决抗浮问题。
2.3锚杆设计
工程埋深较大,在抗浮结构设计上还应使锚杆抗浮承载力得到适当提升。结合实际条件,可以利用高压旋喷扩孔技术对锚杆端头进行处理,使结构得到适当扩大。从结构上来看,抗浮锚杆由锚杆和锚固体构成,其中锚固体由砂浆制成,能够与岩土层形成结合力,共同提供抗浮力。在实际进行锚杆设计时,还应认识到承载力主要由扩大的锚固段和前端土体提供。在车库底板、岩层存在较大距离差距时,与锚固基岩顶面间的距离在5-14m之间,因此锚杆长度还应控制在7-16m范围。为保证工程建设安全,还应结合底板水头标高展开分析,在最不利条件下进行锚杆尺寸选取。具体来讲,就是将自由锚固端长设定为5m,直径为180mm,端头位置长2m,直径为500mm。按照该尺寸,单根锚杆极限抗拔力能够达到1185kN,特征值为592kN,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实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螺纹钢棒,锚杆直径达到36mm,截面积为1018mm2。锚杆端头锚固段拥有混凝土保护层,无需考虑防腐问题,因此还应做好自由段防腐处理,保证钢棒与锚杆交接位置能够得到较好处理。在细节设计上,可以采用厚280μm的防腐涂层,沿着钢板涂抹至基础内部,比底面高5cm。在基础底面5-10cm,需要完成遇水膨胀止水胶条,使钢筋受拉锚固性能得到降低,并使涂层高度得到有效控制,以免结构受到腐蚀。
2.4设计效果
按照设计思路,工程需要完成930根锚杆布置。为确定抗浮承载力能否达到要求,还要按照锚杆总数5%进行检测,对50根锚杆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在锚杆锚固体达到设计强度后,需要开展现场拉拔试验,要求锚杆拉拔力达到轴向拉力设计值1.5倍。从检验结果来看,在加载到最大荷载过程中,无锚杆出现结构破坏情况。在荷载逐渐减小至0.1倍设计值时,锚杆出现大幅度回弹现象,回弹率能够达到75%以上,端头位移增量稳定,无突变情况。根据检验结果可知,锚杆锚体承载力能够达到抗浮设计要求。
结论:综上所述,在大型地下车库建设过程中,由于周围地下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抗浮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进行抗浮方案选择,以便使抗浮设计效果得到保证。利用抗浮锚杆处理地下车库抗浮问题时,应对锚杆进行受力机理分析,判断锚杆承载力和变形是否合理,并进行抗浮锚杆设计和锚固连接处理,确保抗浮锚杆的抗浮效果。
参考文献:
[1]时小兵,寇卫卫.超高水位大跨距地下车库抗浮设计、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24):12-13.
[2]吴勇军,章因.某大型地下车库扩大头锚杆抗浮设计与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11):164-165+168.